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dài yǔ/yù lín qì hòu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雨林

雨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yù lín又称“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下的森林植被。由热带植物种类组成,树木高大茂密,终年常绿。树种多,藤本和附生植物极丰富。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如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的马来群岛。

文莱

文莱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lái东南亚国家。在婆罗洲北部,临南海。面积5765平方千米。人口28.45万(1994年)。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地形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出口是经济支柱。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duō měi hé/hè/huó/huò/hú pǔ lín xī bǐ中非岛国。在几内亚湾东南部。近赤道。面积996平方千米。人口12.46万(1994年)。首都圣多美。多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农业国。主要产可可。

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wēi yí qún dǎo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美国的一个州。是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面积16705平方千米。由一百三十二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仅十个大岛有居民。首府火奴鲁鲁。多火山。气候湿热,遍布热带雨林。多种植园,盛产甘蔗、菠萝等。终年葱绿,海滨风光绮丽,为旅游胜地。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sēn lín shēng tài xì/jì tǒng由森林中的土壤、水、空气、阳光、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组成的综合体。分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mǎ sūn/xùn píng yuán世界最大的平原。在南美洲北部。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在150米以下。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密布,动植物种类繁多。石油、锡等矿藏丰富。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ní xī yà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圭亚那

圭亚那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ī yà nà/nǎ/nèi/nā南美洲东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21.5万平方千米。人口76万(1995年)。首都乔治敦。大部分为高原,沿海平原地势低洼。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铝土开采、制糖和稻米生产为经济支柱。铝土开采量居世界前列。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 rì lì yà西非国家。在尼日尔河中下游,临几内亚湾。面积92.38万平方千米。人口1亿(1995年),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首都阿布贾,拉各斯为全国最大城市。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多样。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经济原以出口棕油、可可和花生为主。70年代后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
123 共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