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正书院
丽正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lí zhèng shū yuàn1.见"丽正修书院"。
正书
正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shū1.书体名。也叫楷书﹑真书。相传正书始于东汉王次仲,完备于三国魏锺繇。 2.旧时指"经"﹑"史"一类的书。别于小说﹑戏曲一类的"闲书"。
勘误
勘误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 wù作者或编者更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表。
韭花
韭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huā1.韭菜花。 2.指五代杨凝式的正书法帖《韭花帖》。
正楷
正楷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kǎi/jiē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
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qín lǐ bēi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唐代碑刻。公元779年镌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正书。原碑四面刻字,宋元间铭文一侧被磨去。书法苍劲沉雄,气势磅礴,为颜书晚年代表作。
魏碑
魏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bēi北朝魏国(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多为正书,风格多样,古朴、奇倔、流丽皆有,开隋唐楷法先河。
丽正修书院
丽正修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lí zhèng xiū shū yuàn1.亦作"丽正书院"。 2.又称集贤殿书院。唐始置,为中央掌管刊辑﹑校理经籍,搜罗遗逸图书,承旨撰集文章的机构。
乐毅论
乐毅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yuè yì lùn/lún1.著名的小楷法帖。三国魏夏侯玄文,晋王羲之书。唐褚遂良称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被评为王羲之正书第一。真迹已佚,后世摹本甚多。参阅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卷三,宋程大昌《考古编·黄庭经》。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