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幂定理

圆幂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mì dìng lǐ过平面上一个定点m,任作一直线与半径为r的定圆交于a、b两点,则ma·mb为定值k,且等于om^2-r^2。定值k称为点m对圆o的幂,简称“圆幂”。上述命题称为圆幂定理。圆幂定理包括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shènɡ yú dìnɡ lǐ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二项式定理

二项式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xiàng shì dìng lǐ关于二项式的n(n为正整数)次幂的定理。即下列公式:(x+a)^n=x^n+c^1_nax^n-1+c^2_na^2x^n-2+…+c^k_na^kx^n-k+…+a^n。其中c^k_n=n!k!(n-k)!,等号右边的式子称为(x+a)^n的二项展开式,c^k_na^kx^n-k称为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常用t_k+1表示,也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k+1项。

代数学基本定理

代数学基本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i shù/shǔ/shuò xué jī běn dìng lǐ在复数范围内,任何一个复数系数的一元n次方程至少有一个根。据此可推出一元n次方程有且仅有n个根。1797年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给出严格证明,故又称“高斯定理”。

余数定理

余数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shù/shǔ/shuò dìng lǐ又称“剩余定理”。初等代数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即多项式f(x)除以x-a所得的余式等于这个多项式当x=a时的值f(a)。因法国数学家裴蜀首先发现,故也称“裴蜀定理”。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néng/nài dìng lǐ描述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合外力对物体做多少正功(或负功),物体动能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liáng/liàng dìng lǐ物理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描述冲量和物体动量改变的定量关系。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在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增量。合外力的冲量和物体初动量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物体动量增大(或减小)的量等于冲量。

因式定理

因式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shì dìng lǐ余数定理的推论。多项式f(x)含有因式x-a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a)=0。

定理

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ng lǐ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如几何定理。

帕斯卡定理

帕斯卡定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pà sī qiǎ/kǎ dìng lǐ圆内接六边形的三双对边(所在直线)的交点共线。这条直线称为该六边形的帕斯卡线。因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现而得名。本定理可推广为:圆锥曲线内接六边形的三双对边(所在直线)的交点共线。
12345 共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