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
名篇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piān1.著名的诗文。
秋声赋
秋声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shēng fù赋篇名。北宋欧阳修作。文中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声,将无形的秋声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最后引发出对人生、自然的深沉感慨。语言夸张,声势宏大,音节优美,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卢照邻(约630-680后)
卢照邻(约630-680后)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zhào lín (yuē/yāo 630-680hòu )唐代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曾任益州新都尉。后因贫病交加,投颍水死。为“初唐四杰”之一。长于七言歌行,格调较高。《长安古意》为其名篇。有《幽忧子集》。
宋之问(656~712)
宋之问(656~712)的同义词反义词
sòng zhī wèn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上元年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睿宗时流放钦州,后赐死。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有《题大庾岭北驿》等名篇。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律,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有《宋之问集》。
归有光(1507-1571)
归有光(1507-1571)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ī yǒu guāng (1507-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名篇。有《震川先生集》。
戴叔伦(732-789)
戴叔伦(732-789)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i shū lún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有《女耕田行》、《屯田词》等名篇。后人辑有《戴叔伦集》。
晏殊(991-1055)
晏殊(991-1055)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 shū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有《浣溪沙》等名篇。
三都赋
三都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dū/dōu fù1.晋左思作。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
丛集
丛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cóng jí聚合集中在一起:万山丛集|丛集了名家名篇。
东方朔(前154-前93)
东方朔(前154-前93)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fāng shuò (qián 154-qián 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名篇有《答客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