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
兼并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bìng/bīng把别的国家的领土并入自己的国家或把别人的产业并为己有。
准噶尔
准噶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n gá ěr1.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
两雄不并立
两雄不并立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xióng bù bìng lì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
侵并
侵并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 bìng/bīng1.侵占兼并。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ì hòu yī kè短篇小说。法国都德作于1873年。以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浮靡
浮靡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mǐ/mí虚华浪费:禁其浮靡,抑其兼并。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iā/gū/jie fēn/fèn jìn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三术
兼义
兼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yì1."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阮校"十三经"《周易》﹐即称《周易兼义上经》﹑《周易兼义下经》﹐阮元校勘云:"'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间﹐以疏附于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见《校勘记》卷一。
兼土
兼土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tǔ1.兼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