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lǎng西亚国家。临波斯湾。史称波斯。面积164.8万平方千米。人口6672.7万(1995年)。首都德黑兰。大部分位于伊朗高原,四周高山环绕。东部有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夏干热,冬湿冷。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
伊朗高原
伊朗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lǎng gāo yuán亚洲西南部大高原。四周被山脉围绕,为典型的山间高原。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大部海拔900~1500米。气候干燥。荒漠、草原广布。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在伊朗境内,故名。东部一小部分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内。
摩尼教
摩尼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 ní jiào旧译“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主要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等。宣传善恶二元论,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则须堕入地狱。曾传布于北非、南欧与亚洲一些国家,公元7世纪后渐衰亡。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曾被严禁,元明以后渐融入其他教派。
俾路支人
俾路支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 lù zhī rén亚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少数分布在伊朗和阿富汗等国。约435万人(1985年)。原讲俾路支语,现改讲乌尔都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少数在城市做工或经商。
夹竹桃
夹竹桃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zhú táo双子叶植物,夹竹桃科。常绿大灌木。叶狭长如竹,花红色娇艳似桃,故名。原产印度、伊朗一带。是中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全株可提取强心剂。茎、叶有毒,可作杀虫剂。茎皮纤维可作混纺原料。
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hēi lán huì/kuài y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商讨对德战争共同行动和战后安排及合作问题,规定美、英应于1944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会后发表《德黑兰宣言》。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jiè pīng pāng qiú jǐn biāo sài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始于1926年,每年举行一次,第二十四届后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共设七项比赛:男子团体(斯韦思林杯)、女子团体(考比伦杯)、男子单打(勃莱德杯)、女子单打(盖斯特杯)、男子双打(伊朗杯)、女子双打(盖波普杯)、混合双打(赫杜塞克杯)。
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měi ní yà rén亚美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少数散居在美国、伊朗等国。约640万人(1985年)。说亚美尼亚语。部分信基督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
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shù dì guó古代西亚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末,以底格里斯河中游的亚述城为中心,形成城邦国家。前8世纪后期迅速崛起,先后征服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以色列王国和巴比伦。后又征服埃及,形成版图东接伊朗高原、西濒地中海、北达高加索、南邻波斯湾的大帝国。前612年,都城被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联合攻陷。前605年最终灭亡。
伊儿汗国
伊儿汗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ér/er hàn/hán guó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从中亚向西远征,1258年攻入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汗国。定都大不里士(在今伊朗)。因统治者自称“伊儿汗”,意为“藩王”,因而称“伊儿汗国”。疆域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等地。13世纪末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后国土分裂,1353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