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出境
拼音:qū zhú chū jìnɡ 首字母大写:QZCJ五笔:cga gep bm fuj 驱逐出境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强制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离开本国的刑罚。我国刑法规定,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独立适用时,于判决生效后执行;附加适用时,于主刑执行期满后执行。
②国家行政机关用命令宣布的驱逐出境,是一种行政措施。
驱逐令
拼音:qū zhú lìnɡ 首字母大写:QZL五笔:cga gep wyc 驱逐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1. 驱逐一个被认为不受欢迎的公民的命令,通常是要其离开那一市镇或他的所在地;常指对犯轻罪者判以重刑,但只要其永远离开该法院的管辖区,此刑可以中止执行。
驱逐
驱逐机
驱逐舰
拼音:qū zhú jiàn 首字母大写:QZJ五笔:cga gep tum 驱逐舰的同义词反义词
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装备有多门中口径以下火炮、鱼雷、导弹和反潜武器。有的还配载直升机。主要用于攻击敌舰船和潜艇,袭击岸上目标,支援登陆作战和护航、警戒等。
瘟神
拼音:wēn shén 首字母大写:WS五笔:ujl pyj 瘟神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一作“疫神”,或作“瘟鬼”、“疫鬼”。中国古代神话中专以瘟疫害人的鬼神。东汉蔡邕《独断》载,瘟神本是颛顼之子,生而亡去为鬼。旧时迷信,认为念咒驱逐瘟神,即可除去瘟病。
②借指坏人:刚出门便碰上这几个敲诈勒索的瘟神。
赤丸
拼音:chì wán 首字母大写:CW五笔:fo vyi 赤丸的同义词反义词
1.红色弹丸。《汉书.尹赏传》:"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用为奸猾不法之典实。
2.借指盗贼。
3.汉代举行驱逐疫鬼仪式时所用。
康熙帝(1654-1722)
拼音:kānɡ xī dì (1654-1722)首字母大写:KXD(1654-1722)五笔:ovi ahko yuph (1654-1722) 康熙帝(1654-1722)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庙号圣祖,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1661年八岁即位,初由权臣鳌拜等专权。亲政后,设计逮捕鳌拜,掌握大权。1681年平定吴三桂等西南三藩叛乱,1683年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后又出兵驱逐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并派索额图等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间东段边界。继而又三次率军亲征,打败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他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更多
白沉(1922- )
拼音:bái chén (1922- )首字母大写:BC(1922- )五笔:rrr ipw (1922- ) 白沉(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原名田祖恒,安徽怀远人。上海持志学院附中肄业。1940年参加新四军,任鲁艺工作团演员。1946年在香港从影,1952年因参加爱国活动被港英当局驱逐,回沪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因执导《大桥下面》和《秋天里的春天》,两次获文化部奖。
岑春煊(1861-1933)
拼音:cén chūn xuān (1861-1933)首字母大写:CCX(1861-1933)五笔:mwyn dwj opg (1861-1933) 岑春煊(1861-1933)的同义词反义词
广西西林人。曾任甘肃布政使。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率兵护送慈禧太后至西安,升陕西巡抚。后历任四川、两广、云贵总督,镇压反清斗争。民国成立后,任福建宣慰使、汉粤川铁路总办。1916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军务院副抚军长。1918年参加护法军政府,排挤孙中山,自任主席总裁。1920年被粤军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