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国殃民

拼音:rǔ ɡuó yānɡ mín 首字母大写:RGYM五笔:dfef l gqm n 辱国殃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辱国丧师

拼音:rǔ ɡuó sànɡ shī 首字母大写:RGSS五笔:dfef l fue jgm 辱国丧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辱国殄民

拼音:rǔ ɡuó tiǎn mín 首字母大写:RGTM五笔:dfef l gqwe n 辱国殄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丧权辱国

拼音:sànɡ quán rǔ ɡuó 首字母大写:SQRG五笔:fue sc dfef l 丧权辱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丧师辱国

拼音:sànɡ shī rǔ ɡuó 首字母大写:SSRG五笔:fue jgm dfef l 丧师辱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辱国

拼音:rǔ ɡuó 首字母大写:RG五笔:dfef l 辱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受凌辱的国家。

慈禧太后(1835-1908)

拼音:cí xǐ tài hòu (1835-1908)首字母大写:CXTH(1835-1908)五笔:uxxn pyfk dy rg (1835-1908) 慈禧太后(1835-1908)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统治者。咸丰帝妃,同治帝母。满族。叶赫那拉氏。为人阴险毒辣,善于玩弄权术。1861年咸丰帝死,同治帝继位,她发动祺祥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清廷实权。同治帝死后,立载b141(即光绪帝)为帝,仍由她听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她把持朝政四十余年,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更多

道光帝(1782-1852)

拼音:dào ɡuānɡ dì (1782-1852)首字母大写:DGD(1782-1852)五笔:ut ig yuph (1782-1852) 道光帝(1782-185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皇帝。即爱新觉罗·旻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满族。1820-1850年在位。统治期间,政治腐败。1838年因外国大量输入鸦片,引起财政危机,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时战时和,最后妥协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后病死。

李鸿章(1823-1901)

拼音:lǐ hónɡ zhānɡ (1823-1901)首字母大写:LHZ(1823-1901)五笔:sb iaq ujj (1823-1901) 李鸿章(1823-190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投靠曾国藩,编练淮军。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9世纪60年代起,提倡“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并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一贯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

陆徵祥(1871-1949)

拼音:lù zhēnɡ xiánɡ (1871-1949)首字母大写:LZX(1871-1949)五笔:bgb tmgt pyu (1871-1949) 陆徵祥(1871-1949)的同义词反义词
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曾任驻荷兰和驻俄国公使。民国成立后,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1915年在袁世凯指使下,与曹汝霖同日本公使会谈,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出任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签对德和约,不久辞职。
12 共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