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

拼音:xuān dé lú 首字母大写:XDL五笔:pgj tfl oyn 宣德炉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质香炉。省称"宣炉"。由于铜经过精炼,又加进一些金银等贵重金属,色泽极为美观,成为明代一种著名的美术工艺品。炉,也写作"炉"。

宣德窑

拼音:xuān dé yáo 首字母大写:XDY五笔:pgj tfl pwtb 宣德窑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宣德年间于江西景德镇所设的官窑。所选瓷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参阅清朱琰《陶说》。

宣德

拼音:xuān dé 首字母大写:XD五笔:pgj tfl 宣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宣扬圣德。 2.显示美德。

宣德郎

拼音:xuān dé lánɡ 首字母大写:XDL五笔:pgj tfl yvb 宣德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隋置,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为与宣德门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明﹑清仍为散官。

宣德门

拼音:xuān dé mén 首字母大写:XDM五笔:pgj tfl uyh 宣德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北宋京城宫门名。

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ɡ shǐ 首字母大写:BZS五笔:dmh ght wgk 布政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更多

济农

拼音:jì nónɡ 首字母大写:JN五笔:iy pe 济农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明代蒙古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儿子充任。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脱脱不花被立为岱总汗后,以其弟阿噶巴尔济为济农辅政。至清代,凡任伊克昭盟盟长者均有此称,其它蒙古各部贵族则不再使用这一称号。

坛盞

拼音:tán zhǎn 首字母大写:TZ五笔:ffc aalf 坛盞的同义词反义词
1.瓷器名。明宣德窑烧制。琖心有"坛"字,白瓯,质细料厚,形式美观。又明嘉靖窑出产的坛琖,在小白瓯内烧"茶"﹑"酒"﹑"枣汤"﹑"姜汤"等字,为明世宗经箓醮坛用器。其制作质料,均不及宣德窑。见明谷应泰《博物要览.新旧饶窑》。

促织

拼音:cù zhī 首字母大写:CZ五笔:wkh xkw 促织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蟋蟀的别称: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②短篇小说。清代蒲松龄作。载《聊斋志异》。明宣宗时,因宫中征求蟋蟀,华阴(今属陕西)人成名屡遭官府催逼,家破人亡。后其子的精魂化为蟋蟀,小而健斗,被献入宫,得皇帝喜爱,当地巡抚、县令因此皆受重赏。情节曲折,想像丰富,对封建官吏作了辛辣的讥讽。

弘文馆

拼音:hónɡ wén ɡuǎn 首字母大写:HWG五笔:xc yygy qnp 弘文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更多
123 共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