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

拼音:wài zhài 首字母大写:WZ五笔:qh wgm 外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国家向外国借的债。亦指私人或单位向别人﹑其他单位借的债。

皖系军阀

拼音:wǎn xì jūn fá 首字母大写:WXJF五笔:rpf txi pl uwa 皖系军阀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安徽籍军阀段祺瑞为首领。1916年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控制北洋政府,依靠日本帝国主义,大借外债,扩充实力。1920年在直皖战争中失败。1924年,卢永祥在江浙战争中又被齐燮元打败,皖系逐渐瓦解。

关余

拼音:ɡuān yú 首字母大写:GY五笔:udu wgs 关余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中国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中国政府收用,称"关余"。

内债

拼音:nèi zhài 首字母大写:NZ五笔:mw wgm 内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与"外债"相对。

盐余

拼音:yán yú 首字母大写:YY五笔:fhl wgs 盐余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中国每年盐税收入中扣除付外债本息和支付盐务行政经费后的馀款,称"盐余"。

二次革命

拼音:èr cì ɡé mìnɡ 首字母大写:ECGM五笔:fgg uq af wgkb 二次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讨袁之役”。继辛亥革命后爆发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武装斗争。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死宋教仁,又大借外债,准备以武力镇压革命势力。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袁罢免国民党籍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7月,国民党人在江西湖口起兵讨袁,广东、上海、安徽等地先后宣布独立,并组织讨袁军。由于国民党缺乏明确纲领,内部涣散,在袁军大举进攻下,“二次革命”最后失败。

善后借款合同

拼音:shàn hòu jiè kuǎn hé tonɡ 首字母大写:SHJKHT五笔:uukf rg waj ffi wgkf m 善后借款合同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消灭南方革命势力所订的外债合同。1913年袁以办理“善后”为名,派人同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四十七年偿清,本息共计六千七百余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规定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从此盐税被外人控制。

洋款

拼音:yánɡ kuǎn 首字母大写:YK五笔:iu ffi 洋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外资;外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