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拼音:tánɡ sònɡ bá dà jiā 首字母大写:TSBDJ五笔:ovh psu wt dd pg 唐宋八大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之名始于明初朱右选编的《八先生文集》。明中叶茅坤选辑八人的文章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名因此流行。

唐宋八大家文钞

拼音:tánɡ sònɡ bá dà jiā wén chāo 首字母大写:TSBDJWC五笔:ovh psu wt dd pg yygy qit 唐宋八大家文钞的同义词反义词
总集名。明代茅坤编选。一百六十四卷。选录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散文,并加评论,旨在以八家之文为文章规范,宣扬唐宋派的文学观点。

八家

拼音:bā jiā 首字母大写:BJ五笔:wt pg 八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1.八户。 2.指唐宋八大家。 3.谓八旗。

古文辞类纂

拼音:ɡǔ wén cí lèi zuǎn 首字母大写:GWCLZ五笔:dgh yygy tduh od thdi 古文辞类纂的同义词反义词
总集名。清代姚鼐编。七十五卷,按文体分十三类,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七百七十四篇。所选作品以“唐宋八大家”为主,亦选录战国、秦汉及明清的作品。卷首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源流。是代表“桐城派”散文观点的选本。

韩愈(768-824)

拼音:hán yù (768-824)首字母大写:HY(768-824)五笔:fjfh wge (768-824) 韩愈(768-824)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今属河北),世称韩昌黎。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两次遭贬。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崇尚儒学,排斥佛教。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散文《原道》、《进学解》、《师说》、《张中丞传后序》、《祭十二郎文》以及诗歌《山石》、《石鼓歌》、《调张籍》、《左迁至蓝关......更多

韩柳

拼音:hán liǔ 首字母大写:HL五笔:fjfh sqt 韩柳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两人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柳宗元(773-819)

拼音:liǔ zōnɡ yuán (773-819)首字母大写:LZY(773-819)五笔:sqt pfi fqb (773-819) 柳宗元(773-819)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进士。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贬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散文《捕蛇者说》、《封建论》、《三戒》、《永州八论》以及诗歌《江雪》、《渔翁》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说》、《天对》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有《河东先生集》。

欧阳修(1007-1072)

拼音:ōu yánɡ xiū (1007-1072)首字母大写:OYX(1007-1072)五笔:arq bj wht (1007-1072) 欧阳修(1007-1072)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年间进士。初为馆阁校勘,因主张革新几次被贬,知滁州、扬州、应天府。后官至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辞官。卒后谥文忠。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为散文名篇。另有《新唐书》、《新五代史》、《六一诗话》、《集古录》等著作。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桐城派

拼音:tónɡ chénɡ pài 首字母大写:TCP五笔:smgk fd ire 桐城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王安石(1021-1086)

拼音:wánɡ ān shí (1021-1086)首字母大写:WAS(1021-1086)五笔:ggg pv dgtg (1021-1086) 王安石(1021-1086)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年间进士。初任知鄞县、知常州。宋神宗时拜相,推行变法,后遭保守派反对辞相位,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卒后谥号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等名篇。有《临川集》。
12 共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