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
拼音:liú bānɡ 首字母大写:LB五笔:yj dtb 刘邦的同义词反义词
1. (前256—前195)字季。西汉(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刘邦排行第三,所以有时也叫他刘三。
曹参(?-前190)
拼音:cáo cān (?- qián 190)首字母大写:CC(?-Q190)五笔:gmaj cd (?- ue 190) 曹参(?-前190)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初大臣。字敬伯,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后封平阳侯。曾任高祖长子齐王的相国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后继萧何为丞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两生
拼音:liǎnɡ shēnɡ 首字母大写:LS五笔:gmww tgd 两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初,叔孙通为刘邦定朝仪,使征鲁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叔孙通所为不合于古。叔孙通笑其为真鄙儒,不知时变。后以"两生"喻指熟谙礼乐典籍而不知权变的人。
蹑足
拼音:niè zú 首字母大写:NZ五笔:khbc kh 蹑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后以"蹑足"指刘邦玩弄权术封韩信为齐王一事。
2.顿足,踏步。
3.轻步行走貌。
4.置身;参与。
秦末农民战争
拼音:qín mò nónɡ mín zhàn zhēnɡ 首字母大写:QMNMZZ五笔:dwt gs pe n hka qv 秦末农民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政府征发贫民屯戍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戍卒九百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大雨阻道,不能按期到达。秦法误期者斩首,陈胜、吴广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率众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攻克陈县(今河南淮阳)后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为王。起义军主力向关中进攻,遭到失败。不久,陈胜被叛徒杀害。此后,项羽、刘邦领导的两支起义军成为反秦主......更多
黄屋将军
拼音:huánɡ wū jiānɡ jūn 首字母大写:HWJJ五笔:amw ngc uqf pl 黄屋将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汉将军纪信。项羽围汉王刘邦于荥阳,事急,纪信自请乘黄屋车,伪为汉王出降,刘邦得脱,项羽怒杀纪信。见《史记.项羽本纪》。
剑玺
项羽(前232-前202)
拼音:xiànɡ yǔ ( qián 232- qián 202)首字母大写:XY(Q232-Q202)五笔:adm nny ( ue 232- ue 202) 项羽(前232-前202)的同义词反义词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公元前209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前207年,率兵渡漳水后,破釜沉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击败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最后被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项羽本纪
拼音:xiànɡ yǔ běn jì 首字母大写:XYBJ五笔:adm nny sg xn 项羽本纪的同义词反义词
传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文中记载了西楚霸王项羽从起兵反秦、分封称霸到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一生经历。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张良(?-前186)
拼音:zhānɡ liánɡ (?- qián 186)首字母大写:ZL(?-Q186)五笔:xta yv (?- ue 186) 张良(?-前186)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初大臣。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与父都是韩国大臣。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被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后封留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