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拼音:chénɡ xiānɡ 首字母大写:CX五笔:big sh 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右丞相

拼音:yòu chénɡ xiānɡ 首字母大写:YCX五笔:dk big sh 右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1. 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车丞相

拼音:chē chénɡ xiānɡ 首字母大写:CCX五笔:lg big sh 车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汉代名相车千秋。

左丞相

拼音:zuǒ chénɡ xiānɡ 首字母大写:ZCX五笔:da big sh 左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1. 官名。丞相分左右始于春秋齐景公。汉文帝以后仅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复设左右丞相。唐以后改称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如:萃于左丞相府。——宋·文天祥《后序》。

素丞相

拼音:sù chénɡ xiānɡ 首字母大写:SCX五笔:gxi big sh 素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无丞相之地位而具有丞相之才德与业绩者。

曹参(?-前190)

拼音:cáo cān (?- qián 190)首字母大写:CC(?-Q190)五笔:gmaj cd (?- ue 190) 曹参(?-前190)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初大臣。字敬伯,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后封平阳侯。曾任高祖长子齐王的相国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后继萧何为丞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将相和(将jiàng)

拼音:jiànɡ xiànɡ hé ( jiānɡ j i à n g )首字母大写:JXH(JJIàNG)五笔:uqf sh t ( uqf j i à n g ) 将相和(将jiàng)的同义词反义词
京剧剧目。1950年翁偶虹、王颉竹据《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剧改编而成。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因功封为丞相,上将廉颇不服,屡次向蔺寻衅,蔺以国家为重,始终忍让。廉得知蔺苦心后,深感愧悔,到相府负荆请罪。

蔡松年(1107-1159)

拼音:cài sōnɡ nián (1107-1159)首字母大写:CSN(1107-1159)五笔:awf swc tg (1107-1159) 蔡松年(1107-1159)的同义词反义词
金代文学家。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北宋末随父降金,官至右丞相。词的成就较高,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词集《明秀集》。

黄扉

拼音:huánɡ fēi 首字母大写:HF五笔:amw ynhd 黄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丞相﹑三公﹑给事中等高官办事的地方,以黄色涂门上,故称。 2.指丞相﹑三公﹑给事中等官位。 3.指宫门。

内朝官

拼音:nèi cháo ɡuān 首字母大写:NCG五笔:mw fje pn 内朝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也叫中朝官。
12345 共1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