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石
慈石 释名: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 1、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了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口含生铁一小块,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 2、老人虚损(风温,腰肢痹痛)。用兹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捶碎,浸入两斗水中,放在露地上。每天取此水煮粥吃。过一年,体质转强。 3、阳萎......更多
灯火
灯火 释名:指用胡麻油或苏子油点燃的灯气味: 主治: 其他如鱼油、禽兽油、菜子油、棉子油、桐油、豆油、石脑油(即石油原油)等所点燃的灯火,都对眼睛有害,不能和来治病。 小儿的凉风、昏迷、搐搦(抽筋)、窜视(眼珠隐在上眼睑里)等症及头风胀痛等,都可用灯火治疗。在小儿诸惊中,病孩仰向后者,以灯火照灼其囟门和两眉间的上下方;眼睛翻上不下者,应照灼脐的上下;不省人事的,应照灼手足心和胸部;手紧握、目往......更多
冬瓜
冬瓜 释名:名白瓜、水芝、地芝。气味:白冬瓜:甘、微寒、无毒。瓜练:甘、平、无毒。白瓜子:甘、平、无毒。 主治: 白冬瓜: 1、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湿地中一日,取出破开,饮其汁水。或将瓜烧熟,绞汁饮服亦可。 2、浮肿喘满。用大冬瓜一枚,切盖去瓤,填入赤小豆,加盖封固,晒干、埋糯糠中火煨,火尽后,取瓜切片,同豆焙干为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汤送下。一......更多
杜仲
杜仲 释名:思仲、思仙、木棉、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肾虚腰痛。用杜仲去皮,炙黄,取一大斤,分作十剂。每夜用一剂,在水一升中浸至五更,煎成三分之二,去渣留汁,放入羊肾三、四片,煮开几次,加上椒盐作羹,空心一次服下。此方中再加薤白工茎,或五味子半斤亦可。 2、风冷伤肾,腰背虚痛。用杜仲一斤,切细,炒过,放酒二程式中浸十日。每日服三合。又方:用杜仲研为末,每日清晨以温酒送服二钱。 ......更多
粉锡
粉锡 释名:即铅粉,又有解锡、铅华、定粉、瓦粉、光粉、水粉、白粉、官粉、胡粉等名。旧日妇女用来擦脸。古人称铅为黑气味:辛、寒、无毒。主治: 1、劳复与食复(按:大病初愈,尚未恢复,便有性交,引起发烧、便赤、卵肿或缩入等症状,叫做“劳复”。因贪食而旧病复发,叫做“食复”)。用粉锡少许,水冲服。 2、小儿脾泄不止。用红枣二十个,去核,将粉锡填入,在瓦上烘干,去枣留粉,再研细。每服三......更多
马鞭草
马鞭草 释名:龙牙草、凤颈草。气味:(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1、疟疾寒热。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2、鼓胀烦渴,身干黑瘦,用马鞭草锉细,晒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 3、大腹不肿。用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浓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渐加至四、五丸,极效。 4、阴囊肿痛(肿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马鞭草捣烂,涂搽。 ......更多
牡丹
牡丹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气味:(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1、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3、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4、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更多
蒲公英
蒲公英 释名:名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气味:(苗)甘、平、无毒。 主治: 1、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2、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烂敷涂,同时又捣汁和酒煎服。 附方蒲公项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过去多用以治疗乳痈及疮肿等,近年临床实践上还用本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痰热、喉痛、小便热淋、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等病。
石硫磺
石硫磺 释名: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 1、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清水(穿地约一尺二寸,投水其中,等澄清后取用)和上述的硫磺末在坩锅中熬成膏子。再加米饭揉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2、脚气病。用硫磺粉三两、钟乳粉五升,加水煮沸,煎成三升。......更多
水萍
水萍 释名: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1、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半钱、钩藤钩几个,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以出汗为度。 2、消渴。喝水甚多,用浮萍捣汁服。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加入乳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空心服二十丸。痛三年者,服药数日可愈。 3、水肿,小便不利,用浮萍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4、吐血。用紫背浮萍(炽)半两、黄芪(炙)二钱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