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豌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芜菁
芜菁 释名:蔓菁、九英菘、诸葛菜。气味:(根、叶)苦、温、无毒。(子)苦、辛、平、无毒。主治: 1、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又方:用未沾水的蔓菁叶烧成灰,调猪油敷涂。 2、乳痈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药热即换。冬月只须用根即可。病人应避风。 3、阴肿如斗。用生蔓菁根捣烂敷涂。 4、明目益气。用芜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尽,晒干,如......更多
五色石脂
五色石脂 释名:本品质似石而性粘,故名五脂。有青石脂、黄石脂、黑石脂、白石脂、赤石脂等不同的类别,总称为“五色五脂”气味:五种石脂都是甘、平、无毒 主治: 1、大肠寒滑,小便精出。用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两,共研为末,略加醋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2、赤白痢。用赤石脂末,清水送服一钱。 3、腹痛冷痢,下白冻如鱼脑。用煅赤石脂、炮干姜,等分为......更多
夏冰
夏冰 释名:亦名凌气味:甘、冷、无毒。主治: 去热烦,熨乳石发热发肿,解暑毒和烧酒毒。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用冰一块放在胸部有效。冬天掘冰窖藏冰,备夏日之用。 身上瘢痕,用夏冰时时熨抹,能消去。
银
银 释名:亦名白金、鋈气味:银屑,辛、平、有毒;生银,辛、寒、无毒 主治: 1、妊妇腰痛。用银一两、水三升,煎成二升服之。 2、胎动欲坠。用银五两、根二两、清酒一碗、水一大碗,煎成一碗,湿服。 3、风牙疼痛。用文银一两,烧红渍入一碗烧酒中,趁热漱口。 4、口鼻疳蚀,穿唇透颊。用银屑一两,放入三升水中,在铜器内煎成一升,一天洗三、四次。 5、身面赤痣。常用银块揩擦发热,慢慢自行消退
樟
樟 释名:气味:(樟材)辛、温、无毒。 主治:1、干霍乱,吐不出。用樟木悄煎成浓汁服,即可引吐。 2、风湿痛。用樟木屑一斗,泡在煎至极滚的水一石中,乘热熏洗痛处。注意勿使热气入目,以免伤眼。 3、宿食不消,常吐酸水。用樟木屑,酒煎服。
阿胶
阿胶 释名:傅致胶。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2、肺风喘促。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虚秘。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更多
阿井泉
阿井泉 释名:阿井泉也是一种井水。气味: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 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浊,止吐。 附方:阿井在今山东阳谷县,即古代东阿县。井下水直通济南,所以济南的井水,也有阿井水的作用。这支水叫作济水。早在周代,《管子》就记载着
白前
白前 释名:亦名石蓝、嗽药。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久嗽咳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各三两(炒过),甘草一两(灸),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分三次服下。忌食猪肉、白菜。 2、久咳气壅(体肿、短气、胀满、喉中呼吸有声,不能平躺卧下)。用白前二两,紫苑、半夏各三两,大戟七合,以水一斗浸一夜后煮成三升,分数次服。忌食羊内,饩糖。附方:李时珍说:“白前色白而味微辛甘,手太阴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更多
白芷
白芷 释名:亦名白、芳香、泽芬、苻蓠、、莞、叶名麻、药。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肺、胃、大肠三经的疾病。李时珍说:白芷“所在之病不离三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 1、一切伤寒。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鼓五十粒,加水二碗,煎药服下服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