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细辛 释名:亦名小辛、少辛气味:辛、温、无毒。李时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 等症,可用本品治疗。 主治:1、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2、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3、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更多

夏枯草

夏枯草 释名: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气味:(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更多

燕脂

燕脂 释名:亦名赦。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  2、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  3、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竹黄

竹黄 释名:竹膏。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发热。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发。

楂子

楂子 释名:木桃、和圆子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断痢,去恶心咽酸。煮汁饮,治霍乱转筋,功与木瓜相近。  

白英

白英 释名: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气味:(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1、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2、目赤头旋(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星时温水送下。附方:亦可用为清热、解毒、祛风湿。近年亦用以治肺癌、胃肠道癌等症。

参子

参子 释名:龙爪粟、鸭爪稗。气味:甘、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厚肠胃。  

地肤

地肤 释名: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帚、扫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鸭舌草。气味:(子)苦、寒、无毒。 主治:1、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2、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3、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4、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5、血......更多

地黄

地黄 释名:亦名(音户)、芑(音起)、地髓。气味:((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1、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地黄煎”。  2、利血生精。用地黄(切)二合,与米同煮,熟后以酥二合、蜜一合同炒香放入,再煮熟食下。此......更多

地锦

地锦 释名: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3、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4、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5、风疮癣疥......更多
678910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