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诞辰
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生于福建龙溪县坂子村。
1901年在村办的铭新小学读书。
1905年在厦门寻源书院学习。
1912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
由于一直在教会学校学习,他的英语很好,思想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
1916年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教书。
其间,攻读中国古典文学。
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语言学,获硕士学位;
后转为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23年回国被北京大学聘用,教授英语。
192......更多
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
1856年3月,当英、法与俄国进行的克里木战争结束,英国就迫不及待地寻找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
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浦。
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中国人。
该船曾被海盗夺去。
为了方便于走私,该船曾在香港英国政府领过登记证。
10月8日,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更多
上海银号钱庄纷纷倒闭
1910年10月8日,上海源丰润银号倒闭,亏损公私银款达2000余万。
上海处于惊惧不安之中。
商务总会致电清军机处、度支部、农工商部以及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请求大清银行、交通银行迅速筹款500万两,“以挽危局”。
两江总督张人骏抵沪,与中外官商筹议,借洋款200万两,大清银行解银100万两。
14日,清廷同意张人骏借洋款酌济,并借拨运库存银50万两。
该银号的倒闭只是上海金融危机连锁反应中的一环。
8月4日......更多
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逝世
1931年10月9日,美国著名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逝世,终年84岁。
这位给世界带来电灯、留声机、电影以及上百项发明的伟人,于凌晨3:24在新泽西的西奥兰治镇家里,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米兰。
12岁时,他在家里成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
为了买实验器材,他到火车上当报童。
不久,他买下了一家旧印刷厂,开始出版报纸——第一份报纸竟是在火车上印刷的。
他15......更多
四大国建议建立联合国
1944年10月9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正在认真考虑成立一个国际性安全组织机构。
在华盛顿特区敦巴顿橡树园召开的会议上,与会代表将计划中的这个国际性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其宗旨为“调动一切海上、陆地和空中力量维护和恢复世界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将责任分派给这四大国,要他们在战争爆发以前,而不是在之后,打击那些具有发动战争的潜在危险的国家。
美国总统罗斯福高度赞扬了会议精神,他说:“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更多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举行
1999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会见了前来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的中外专家学者。
李瑞环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括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出版发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司法部2002年10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首发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出席并讲话指出,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事、刑事、经济、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基本法律为核心,以各种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规章为内容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李鹏首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的正式出版发行表示祝贺。
他说,这......更多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逝世
夏尔·傅立叶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生于法国商业中心贝臧松的商人家庭。
早年曾当过学徒,从事过各种商业活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深刻认识。
1812年离开商界,埋头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设计。
主要著作有《关于四种运动 和普遍命运的理论》、《宇宙统一论》和《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等。
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蒙昧、宗法、野蛮和文明四种制度,它们都是情欲斥力占统治地位的强制社会,都......更多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逝世
焦耳生于1818年12月24日,是19世纪英国的物理学家。
他从小没有上过学,年轻时就努力自学化学和物理,把时间全都花在学习和实验上。
后来,焦耳有机会结识了当时的化学家道尔顿,于是他就拜道尔顿为师,虚心求教,收益很大。
在焦耳年轻的时候,电动机刚发明不久,焦耳想用实验测定这新机器有多大效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这一思想导致了他后来的伟大发现。
焦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
1840年,焦耳多次做......更多
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逝世
布鲁克纳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
生于安斯费尔登。
1835~1837年学习管风琴和乐理。
1837~1840年在圣弗洛里安教堂童声唱诗班任歌手,后在此教堂任管风琴师并开始作曲。
1856~1868年在林茨大教堂任管风琴师。
1868~1891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
终生未婚。
重要作品有9首编号的《交响曲》和《感恩赞》、《庄严弥撒》合唱曲等宗教音乐作品。
其宗教音乐作品被誉为“奥地利教会音乐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