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苏俄断交

1918年8月15日,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决定与法、英、日联合向俄国派兵的几天后,美国大使便撤离莫斯科。

他是在苏维埃政府逮捕了英国和法国大使后决定离开俄国的。

协约国对俄国的干涉是从1918年春开始的。

英国军队在俄国北部登陆,日本人进入远东以保护军用物质供给不遭德军破坏。

军事目标很快变成政治目的,外国军队开始援助反布尔什维克的白军。

苏俄政府认为协约国对内战的结局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领土上存有野心,尤其......更多

我国与伊朗建交

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意为“光明”。

位于西亚。

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

人口6672.7万1995,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

官方语言为波斯语。

伊斯兰教为国教。

首都德黑兰。

石油和天然气藏量居世界前列,另外有铜、锌、重晶石、铅等。

农业较落后。

石油开采是其经济命脉,石油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0%。

此外还有纺织、钢铁、化工、造纸、冶金、汽车制造等工业。

地毯编织具有悠久的历史。

人均国内生产......更多

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大会通过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

经大会讨论通过的章程规定,以东京为本部所在地,总理以下分设执行、评议、司法3部;

在国内外分设9个支部国内有东、西、南、北、中5个支部,国外有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4个支部,并在各省区成立分会。

会上推举孙......更多

世界第一架望远镜展出

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

最早发现望远镜秘密的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

这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

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比较好。

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更多

中共中央举行洛川会议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各方面主要负责人共22名。

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更多

哈塔米任命伊朗首位女副总统

1997年8月23日正式任命现年36岁的玛苏梅·埃卜特卡尔为伊朗副总统,负责环境保护事务。

这是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的第一位女副总统。

埃卜特卡尔早年留学美国,并获免疫学博士学位,现力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

她曾担任伊朗妇女组织执行主席,1995年曾作为伊朗代表团副团长出席在我国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邓小平接见傅朝枢首次提出“一国两制”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

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

中共十分愿意、十分赞成国共第三次合作,中国这件事要台湾海峡......更多

德国进攻波兰 引爆“二战”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

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德国如果占......更多

冯玉祥将军逝世

1948年9月1日,冯玉祥将军在回国途中,因轮船失火而不幸罹难。

冯玉祥将军1882年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一个劳动人民家庭,他11岁投身行伍,一生历经沧桑,饱尝忧患,从一名晚清士兵,位至上将军。

特别是到晚年,他坚决和国民党反动派公开决裂,和干涉中国内政、援助蒋介石内战的国外势力进行正面斗争,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身为清军营长的冯玉祥,目睹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毅然投入辛亥革命的洪......更多

九三学社定名

九三学社原名民主科学社。

194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定名为九三学社。

主要负责人有许德珩、藩菽、税西恒等。

其成员主要是文教科技界知识分子。

1949年9月参加中国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4142434445 共54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