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的同义词反义词
hā/hǎ/hà bó/bèi wàng yuǎn/yuàn jìng在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的一种空间观测仪器。为纪念观测宇宙学创始人哈勃而命名。1990年4月,由航天飞机送入太空587千米的圆形近地轨道。望远镜口径2.4米,焦距长13.3米。由光学部分、科学仪器和辅助系统组成。能辨别140亿光年距离的天体。
哥白尼
哥白尼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bái ní1.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在弗伦堡任教士时,建一小天文台,坚持观察天体 30 余年。约于 1536 年撰成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推翻统治天文学 1000 多年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建立了“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1543 年公开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回归线
回归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guī xiàn地球上赤道南北各23°26'处的纬度圈。北边的叫北回归线,南边的叫南回归线。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3°26';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纬23°26'。太阳直射的范围限于这两条纬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叫回归线。
固体潮
固体潮的同义词反义词
gù tǐ/tī/bèn cháo由于月球、太阳等的引力而产生的地球固体部分的升降运动。也叫地潮。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rì qī/jī biàn gēng/gèng xiàn地球表面上的一条假想线,在地球180°经线附近,稍有弯曲,用作划分相连两日的界线。也叫日界线。
土壤
土壤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rǎng地球表面陆地上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发展的。它能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对耕地上的土壤起着影响作用。
土星
土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xīng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六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27亿千米。直径12万千米,平均密度0.7克/立方厘米,质量5.688×10^29克。公转周期29.46年,自转周期10小时14分。表面有浓厚的大气,最高温度约-150°c。上空常有比地球强烈数万倍的闪电。有磁场、辐射带、美丽的光环和二十三颗卫星。
地下水
地下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xià shuǐ存在于地表以下风化壳和岩石的孔隙、裂隙、溶洞中的水。按赋存空隙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喀斯特水三类。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具有特殊性质的地下水(如矿泉水、地下热水等)可作饮料或用于治病、提供能源等。另外还可提供地球内部的信息。
地图
地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tú1.指地理位置﹑形势。 2.古指描摹土地山川等地理形势的图。今称说明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分布情况的图,上面标着符号和文字,一般都着上颜色。
地圆说
地圆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yuán shuō/shuì/yuè1.以大地为球形的学说。相传为古希腊人亚诺芝曼德﹑毕达哥拉斯及挨拉托色尼所首创。至16世纪初,葡萄牙人麦哲伦绕地球一周,18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以力学理论证明太阳系中各行星之形状,此学说遂为世人所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