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

一七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qī líng/lǐng/lìng1.词牌名。唐白居易分司东都时,群贤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赋诗,自一字至七字为句,除第一句外,各二句,共五十五字。后谱为词,即以《一七令》为词牌名。另一体,其第一句亦作二句,共五十六字。参阅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九,《词谱》卷十一。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guó liǎng zhì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项政策也适用于台湾。

一方

一方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fāng1.一边。多指远处。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 5.一种;一类。 6.犹言一种方法。 7.一种配方或药方。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12.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更多

七起

七起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qǐ1.相传禹一饭七起以迎贤士。《艺文类聚》卷十一引《鬻子》:"﹝禹﹞一馈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门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北齐刘昼《新论.诫盈》:"夏禹一馈而七起﹐周公一沐而三握发﹐食不遑饱﹐沐不及晞。"后用以称礼贤下士。

三大节

三大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dà/dài/tài jié1.三个主要节日。(1)宋指冬至﹑元旦﹑寒食。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2)清代指元旦﹑冬至﹑万寿圣节。《清史稿.礼志七》:"顺治八年,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3)今俗指元旦﹑端午﹑中秋。

三更

三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ēng/gèng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2.指三更更鼓。

三百篇

三百篇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ǎi piān指《诗经》的篇数,也用作《诗经》的代称。《诗经》原目三百十一篇,实存三百零五篇,这里举其成数而言。

三阳

三阳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áng1.《易》八卦中的《干》卦,由三阳爻构成,故亦以"三阳"指《干》卦。 2.古人称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合称"三阳"。 3.指春天。也指农历正月。 4.中医谓太阳﹑少阳﹑阳明三经脉为三阳。 5.晋张载字孟阳,张协字景阳,张亢字季阳,合称"三阳"。 6.唐代宫殿名。

丙夜

丙夜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ng yè1.三更时候,为晩上十一时至翌日凌晨一时。

东门行

东门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mén xíng/háng1.乐府瑟调曲名。《宋书.乐志》归入《大曲》。古辞写一贫士迫于生计,愤而离家,其妻婉言劝阻,但他仍决然而去。南朝宋鲍照及唐柳宗元均有拟作,但与古辞意异。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东门行》。
678910 共4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