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lún bèi ěr cǎo yuán1. 一名巴尔嗄高原。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岺西边、内蒙古高原的东北的高地,东高西低。由呼伦湖、贝尔湖在该地区,故名。草原广阔,便于发展畜牧业,湖泊盛产鱼类。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sī tè dì mào又称“岩溶地貌”。由喀斯特作用(碳酸盐类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表往往奇峰林立、崎岖不平,常见有石芽、石沟、石林、峰林、溶沟等,地下则有地下河、溶洞。欧洲巴尔干半岛喀斯特高原这种地貌分布广,故名。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广为分布。

喀麦隆

喀麦隆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mài lóng中非国家。临几内亚湾。面积47.50万平方千米。人口1300万(1994年)。首都雅温得。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处热带,沿海和南部终年多雨,中部干湿季分明,北部为半干旱区。盛产可可(产量居世界前列)、咖啡和木材。炼铝和铝加工业较重要。

四川省

四川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chuān shěng简称“川”,别称“蜀”。在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面积48.47万平方千米。人口8163万(1995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有彝、藏等少数民族。明代置四川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四川省。省会成都。东部为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区;西部属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主要河流有长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等。水能丰沛。工业部门较齐全,以重工业为主。东部四川盆地农业发达,稻米、油菜......更多

回中

回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zhōng1.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陇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从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深入,烧毁此宫。 2.古道路名。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西汉元封四年武帝自雍县(今陕西凤翔南)经回中道,北出萧关。东汉建武八年来歙由此攻取隗嚣割据下的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n sāng ní yà东非国家。临印度洋。面积94.51万平方千米。人口2810万(1995年)。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境内以高原为主,东非大裂谷纵贯。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热带,干湿季分明。农业为经济主导部门,主要出口咖啡、棉花、剑麻等农产品。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āi sè é bǐ yà东非内陆国。面积约109.93万平方千米。人口5490万(1995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部分地区为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地处热带,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农牧业为经济重要部门。是世界咖啡的原产地和重要生产国。主要出口咖啡。

墨西哥

墨西哥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xī gē北美洲南部国家。西濒太平洋,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192.25万平方千米。人口9112万(1995年)。首都墨西哥城。东、南、西三面为山脉围绕,内部为墨西哥高原。气候温和。工业部门较齐全。石油工业为经济支柱,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银产量列世界前列。农产有玉米、小麦、棉花、咖啡等。旅游业发达。

大同江

大同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tóng jiāng在朝鲜半岛北部。源于盖马高原西南侧,注入黄海。长431千米。流域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有重要的航运、灌溉价值。

大娄山脉

大娄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óu shān mài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主要在贵州省北部,北端延伸到四川。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500米左右,北陡南缓。最高峰金佛山(2251米)。在四川境内。
678910 共19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