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
三韩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hán1.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后以指朝鲜。
伊藤博文(1841-1909)
伊藤博文(1841-1909)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téng bó wén (1841-1909)日本首相。早年参加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赴欧美考察。首相任内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约》,夺取中国台湾,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统治之下。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吏读式
吏读式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dú/dòu shì1.朝鲜从七世纪新罗时代至二十世纪初李朝末年所用的一种汉语朝鲜语混合文字。形式上都是汉字,文句中实词多用汉语,虚词多用朝鲜语(以汉字记音),句法从朝鲜语。
图们江
图们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tú mén jiāng中国和朝鲜界河(下游一小段为朝、俄界河)。源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东麓,注入日本海。长520千米(中国境内490千米)。下游经疏浚后可通2000~3000吨海轮。
壬辰卫国战争
壬辰卫国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chén wèi guó zhàn zhēng16世纪末朝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1592年(农历壬辰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李朝求助中国明朝。在明军援助下,1593年,两国联军击退日军。1597年,日军再次入侵。朝鲜爱国将领李舜臣率水军大败日军。1598年,明朝再度出兵相援,打败日军。丰臣秀吉死后,日本撤军。同年11月,在露梁海战中,朝、明联军又重创日军,取得战争胜利。
太白山脉
太白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bái shān mài/mò在朝鲜半岛东部。全长450千米,海拔约1000米。东坡陡峻,西坡平缓。最高峰雪岳山海拔1708米。是半岛中、南部各大河的源地。森林茂密。
女萝
女萝的同义词反义词
nǚ luó1.亦作"女罗"。 2.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诗.小雅.頍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毛传:"女萝,菟丝,松萝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罗。"王逸注:"罗,一作萝。"《汉书.礼乐志》:"丰草葽,女罗施。"唐元稹《梦游春》诗:"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古直《哀朝鲜》诗:"女萝附松柏,妄谓可始终。"一说亦泛指菟丝子。参阅《广雅.释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四.松萝》。
平壤
平壤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rǎng朝鲜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约200万(1992年)。朝鲜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美国侵朝战争中遭严重破坏,战后重建。现为燃料动力、机械、纺织等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和文化教育中心。有著名的牡丹峰、万景台等名胜。
延吉市
延吉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jí shì在吉林省东北部、长图铁路线上。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1945年设市。人口35.6万(1995年)。现为吉林省东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歌舞之乡”和“体育之乡”之称。古迹有城子山山城。
开罗会议
开罗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luó huì y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对日作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坚持日本无条件投降,将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全部归还于中国,使朝鲜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