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īng ān lǐng中国东北西南向主要山脉,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除北端在黑龙江外,斜贯内蒙古东部。海拔1100~1500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山顶浑圆。西坡缓,逐渐向内蒙古高原过渡;东坡逐级下降到东北平原。南段为中国内、外流区分界。中国最大的林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ng xià huí zú zì zhì qū简称“宁”。在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面积5.18万平方千米。人口512万(1995年)。回族约占1/3,汉族约占2/3。1958年建立自治区。首府银川。北有贺兰山,东侧为银川平原;南部属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平原灌溉农业发达,为稻、麦产区。畜牧业主要养羊,盛产裘皮。工业以煤炭工业最重要。
定从
定从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ng cóng/zòng1. 订立合纵的盟约。如:遂定从于殿上。——《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巫山山脉
巫山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shān shān mài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在湖北、重庆两省市间,西北东南走向。海拔1500~2000米,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横切而过,形成著名的三峡。
意大利
意大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dà/dài/tài lì南欧国家。临地中海。包括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等,面积30.13万平方千米,人口5813.8万(1995年)。首都罗马。北部边界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纵贯,两山间有平原。多火山、地震。大部分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经济发达。世界主要工业国之一。油橄榄、葡萄和柑橘产量居世界前列。文明古国。旅游资源丰富。
成都
成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éng dū1.中国四川省省会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中心。面积3861平方公里。人口401万(1982)。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lǐ lán qiǎ/kǎ南亚岛国。旧名“锡兰”。在印度洋上。面积6.56万平方千米。人口1789万(1993年)。首都科伦坡。平原为主。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园经济发达,茶叶、橡胶和椰子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
春申君(?-前238)
春申君(?-前238)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n shēn jūn1.战国楚人黄歇(?--公元前238年)的封号。考烈王元年出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改封于江东。曾救赵却秦,攻灭鲁国。相楚二十五年,有食客三千。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齐名,史称战国四君子。考烈王死,为李园所杀。
松原市
松原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sōng yuán shì在吉林省西北部,邻接黑龙江省,北、西、南三面为松花江环绕。因地处松嫩平原,故名松原。1987年设扶余市,1992年改松原市。人口113万(1993年)。盛产石油,境内有著名的扶余油田(松原油田)。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mǔ dù wén huà/huā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1973年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东部。约在公元前4800-前3400年间。使用石、骨、木、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人工植稻,饲养猪、狗、水牛和羊。木构技术相当成熟,开始用生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