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

卢旺达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wàng dá东非内陆国。面积2.63万平方千米。人口755万(1993年)。首都基加利。大部为高原、山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农牧业国家。主产玉米、甘薯、棉花、咖啡,牲畜多牛。

印度

印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南亚国家。中国西南面邻国。面积297.47万平方千米。人口9.38亿(1995年),居世界第二位。首都新德里。地形分西北部山区、恒河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三部分。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工业已形成较完整体系。农业为重要经济部门。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花生、甘蔗和茶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印度半岛

印度半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bàn dǎo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略呈三角形,面积约209万平方千米。是印度国土的主体。广义的印度半岛还包括印度河恒河平原。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ní xī yà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印度河恒河平原

印度河恒河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hé héng hé píng yuán又称“印度大平原”。在南亚喜马拉雅等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平原东部又称恒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内;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内。

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è guā duō ěr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临太平洋。北有赤道穿越,国名意即“赤道国”。面积28.36万平方千米。人口1150万(1995年)。首都基多。安第斯山纵贯中部,东、西部为平原。热带气候。石油工业是经济命脉。世界最大的香蕉出口国。海虾养殖业发达。

压强

压强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yà qiáng/qiǎng/jiàng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常用单位为帕斯卡。1帕斯卡=1牛/米^2。

台湾岛

台湾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 wān dǎo中国第一大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山,台湾山脉南北纵贯。平原分布于西部沿岸。大部分海岸线较平直,东海岸断崖逼岸,西海岸滩涂宽广。河流短促,水流湍急,富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

台湾省

台湾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 wān shěng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东海和南海之间。省境由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075万(1992年)。少数民族有高山族。1887年置省。行政中心台北。主岛2/3为山地、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平原分布在西部。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工业发达,纺织、电子和食品工业为支柱。主要农产有水稻、甘蔗、水果和蔬菜。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xié ní sāi/sài/sè hé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在亚洲北部。由大小叶尼塞河汇合而成,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叶尼塞湾。长4102千米。流域面积258万平方千米。干、支流上建有大型水电站。大部分河段可通航。
678910 共8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