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通论

地学通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xué tōng/tòng lùn/lún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著。自1817年出版第一卷,至1859年作者逝世时共出版了十九卷。这是一部按洲论述世界的著作,但只完成了亚洲和非洲两部分。主要叙述各个区域的自然特征、物产和人口,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探险旅行。书中提供的新的区域描述法,对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lǐ xìn/shēn xī指反映地理系统及各地理因子的特征、变化及分布状况的各种信息。可分为图像地理信息、数字地理信息和文字地理信息。信息可来自历史文献、统计资料、文件检索,还可通过观察、测量(包括地面测量和遥感)来获取。

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lǐ shù/shǔ/shuò jù/jú有关地理系统及地理因素的状态、特征、分布演化,以及人们对地理系统利用、管理、规划等的数据。包括观察数据、分析测定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调查数据。按内容可分为自然条件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两大类。

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lǐ huán jìng jué dìng lùn/lún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征、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支配。产生于18世纪,20世纪以后受到批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德国的拉采尔、美国的森普尔。

地电

地电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diàn地球内部不稳定的自然电流。其在地下空间中的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可用于解决矿产、地质构造和地震研究问题。常通过视电阻率、自然电位和地电流的观测来研究。

地貌学

地貌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mào xué又称“地形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包括构造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等。对于矿产的普查和勘探、工程建设、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地形测量、地质调查、国土整治、国防建设和旅游开发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zǐ yá yí zhǐ1.中国黄河下游以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以东城子崖的台地上。1928年发现,1930--1931年两次进行发掘,编有考古报告集《城子崖》。遗址上层为东周时代遗存,下层是以磨光黑陶为显着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该遗址对认识和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号

外号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hào/háo也叫“绰号”、“诨名”。根据一个人的性情特征,在本名以外另起的名号:“黑旋风”是李逵的外号。

外向

外向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xiàng①旧指女子婚后偏向丈夫方面:妈妈对女儿成家后一味外向,不来看望父母,很不满意。②指好活动、好交往,活泼而开朗的性格特征:我内向,你外向,彼此合不拢。

大众社会

大众社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zhòng shè huì也称“群众社会”。在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作用下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其特征是:组织松散;成员之间缺少直接接触;人员流动频繁,不受团体力量的约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彼此之间的信息。
678910 共2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