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
芬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 lán北欧国家。西南临波罗的海。面积33.70万平方千米。人口509.8万(1994年)。首都赫尔辛基。大部分为丘陵和平原,冰蚀湖泊众多,有“千湖国”之称。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四分之一土地在北极圈内,森林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纸张和纸浆出口居世界前列。冶金工业也很重要。以产破冰船闻名。
蝼蛄
蝼蛄的同义词反义词
lóu gū1.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fāng mǎ kè sī/sāi zhǔ yì现代西方哲学流派和思潮之一。主张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其他各种哲学相结合,并以“批判发达资本主义”为主要任务。他们在哲学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但在一些观点上明显地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西藏
西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zàng1.全称“西藏自治区” ,中国西南部的民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89万,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区内有大小湖泊千余个,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丰富,雅鲁藏布江谷地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以畜牧为主,牦牛为主要畜种,交通以公路为主,是中国的经济落后地区。
豪萨人
豪萨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o sà rén西非中部地区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少数分布在喀麦隆、乍得、加纳等国。约2410万人(1985年)。讲豪萨语。多信伊斯兰教,有些还保留原始信仰。小孩行割礼。主要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也很发达。
辽河平原
辽河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o hé píng yuán东北平原的南部。由辽河冲积而成。沉积层厚,含石油,有著名的辽河油田。农业发达,原低洼易涝的辽河下游地区亦已改造为水田区。
铁路网
铁路网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ě lù wǎng由相互联结的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和铁路枢纽构成的铁路网络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铁路运输发达程度可用铁路网密度,即每百平方千米的铁路千米数来衡量。
银川市
银川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n chuān shì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在区境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包兰铁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5年设市。人口54.4万(1995年)。市郊沟渠纵横,农业发达,向有“塞上江南”之称。特产栽绒毯、枸杞酒、贺兰石雕。有贺兰山、西夏王陵、玉皇阁、拜寺口双塔、海宝塔、西塔等名胜古迹。
雅温得
雅温得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 wēn dé/děi/de喀麦隆首都。人口70万(1992年)。全国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可可、木材加工、制糖等工业。市郊有著名的可可种植园。有国际航空站。周围森林茂密,有瀑布、岩洞,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
七十七国集团
七十七国集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shí qī guó jí tuán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剥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因1963年形成初期有七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故名。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这些国家联合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虽然后来成员扩大到一百多个国家,但仍用现名。其宗旨是,在参加全球性国际经济会议前,成员国协调立场,共商对策,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