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
潜伏期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fú qī/jī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病可长达数年。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火绒草
火绒草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ǒ róng cǎo1.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灰白色绒毛,叶子长圆形或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瘦果长圆形。全草入药,对流行性感冒等有疗效。
牛皮船
牛皮船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ú pí chuán汉、回、保安、东乡、撒拉、土等族的民间渡河、运载工具。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黄河沿岸,兰州一带最多。编圆木为排,下拴数十个牛皮袋即成。载重可达数十吨,用以货运。至目的地,货物、圆木被出售,牛皮袋则雇驼队运回,下次再用。
瓦当
瓦当的同义词反义词
wǎ dāng建筑物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上面多有花纹或云龙状,作为装饰之用。中国发现最早的是西周晚期的半圆形瓦当。秦汉以后流行圆形瓦当。
瓷枕
瓷枕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zhěn1.瓷制的枕。上施彩釉,并绘精美的图案,或题诗句。始见于唐代,至宋最为流行。
疾疠
疾疠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ì/lài1.瘟疫。流行性急性传染病。
盛行
盛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chéng xíng/háng流行、传播得快且广:街上盛行遮阳帽|庚午之岁,疫疠盛行。
盛行一时
盛行一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xíng yī shí盛:兴旺、兴盛。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睦剧
睦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jù1.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淳安(旧属睦州)﹑常州﹑开化一带,与黄梅戏同渊源于湖北采茶调。原名三脚戏或三脚班,解放后定名为睦剧。
米线
米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mǐ xiàn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岁时食品。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选用优质大米,经发酵、磨浆、过滤、蒸粉、压榨等工序制成。凉热都可食用。云南玉溪地区有在夏历正月初二过“米线节”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