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河
填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n/zhèn hé1.亦称"填桥"。 2.指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处暑
处暑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chù shǔ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八月二十三日左右。 2.北方人称农历七月间的小蜻蜓为"处暑"。
子满
子满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mǎn1.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六七月时全身浮肿﹑腹胀而喘的病证。
孟月
孟月的同义词反义词
mèng yuè1.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室处
室处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chǔ/chù1.《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后以谓家居。
巧夕
巧夕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o xī1.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妇女于是夜穿针乞巧,故称。
巧月
巧月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o yuè1.俗称农历七月。参见"巧夕"。
布依族
布依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yī zú分布于贵州的少数民族。约254.8万人(1990年)。讲布依语,有文字。大多通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多聚族而居,村寨依山傍水。传统节日有“六月六”、“七月半”、牛王节。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
得巧
得巧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qiǎo1.谓得其巧妙。 2.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唐祖咏《七夕》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又,妇女以小蜘蛛安置盒内,次日看它结网之状,若网丝密而圆正,亦谓之得巧。参阅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参见"乞巧"。
曝衣楼
曝衣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pù/bào yī/yì lóu1.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