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

柳琴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ǔ qín xì/hū1.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流行于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与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柳腔

柳腔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ǔ qiāng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青岛及附近地区。

格什文

格什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 shí/shén wén(georgegershwin,1898-1937)美国作曲家。早年谱写流行歌曲,后创作交响乐曲和歌剧。作品中以反映黑人生活的歌剧《波吉与贝丝》及钢琴与乐队合奏的《蓝色狂想曲》、音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等最为著名。

桂剧

桂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ì jù广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汉族说北方话的地区。

桶裙

桶裙的同义词反义词
tǒng qún也称“筒裙”。傣、佤、德昂、景颇、黎等族的妇女传统裙服。流行于云南、海南等省。因其形似圆桶而得名。用方幅土布或丝绸稍加裁剪、联缀而成。分长短两种,长裙及脚面,短裙及膝盖,裙面织有花纹图案。

梨园戏

梨园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yuán xì/hū福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南部地区。

楚剧

楚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曾名“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今称。由鄂东“哦呵腔”发展而成,清道光年间已盛行。唱腔有以迓腔为主的板腔和小调、高腔三类。主要剧目有《葛麻》、《宝莲灯》等。

民语

民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yǔ/yù1.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一般言简意赅﹐多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汉剧

汉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jù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流行于湖北全省和河南、陕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历史较久,对京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旧称汉调。

汉印

汉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yìn指汉至魏晋时期流行的印章。多为铜制,印文系铸成或凿刻而成,字体用缪篆,大都方正平直,布局谨严,风格浑厚。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
4142434445 共5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