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yī cì guó nèi/nà gé/jí mìng zhàn zhēng即“北伐战争”。

谢晋元(1905-1941)

谢晋元(1905-1941)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è jìn yuán (1905-1941)国民党爱国将领。广东蕉岭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二六二旅参谋主任,驻防上海。八一三事变后任第五二四团团副,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四行仓库,先后六次击退日军进攻,激战四昼夜后奉命退入公共租界,被晋升为团长。后被日伪收买的叛兵杀害。

郭沫若(1892~1978)

郭沫若(1892~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guō mò ruò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王昭君》......更多

陈炯明(1877-1933)

陈炯明(1877-1933)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jiǒng míng (1877-1933)广东军阀。广东海丰人。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鼓吹“联省自治”,反对孙中山北伐统一的主张,1922年4月被孙中山免职。同年6月发动武装叛乱。1923年被孙中山领导的讨贼军击败,退守东江、潮梅一带。1925年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歼灭。后死于香港。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hǎi gōng rén sān cì wǔ zhuāng qǐ yì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更多

五原誓师

五原誓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uán shì shī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冯玉祥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人刘伯坚、邓小平等帮助下,决定率部加入国民革命军,从北方协助国民革命军北伐。同年9月17日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宣布将部队改编为国民联军,冯自任总司令。随后冯率部经宁夏入甘、陕,与北伐军会师于中原。

六月

六月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yuè1.《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韦昭注:"《六月》﹐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复文武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重耳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

冯玉祥(1882-1948)

冯玉祥(1882-1948)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g yù xiáng (1882-1948)国民党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今巢湖)人。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为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1926年在五原誓师,脱离北洋军阀,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30年与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更多

北征

北征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zhēng1.犹北伐,向北征伐。 2.北行,北上。

史达祖

史达祖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dá zǔ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汴(今河南省开封)人,字邦卿,号梅溪。科考不第,曾师事张镃。作过宰相韩侂胄的堂吏,掌文书撰拟文稿。“开禧北伐”失败,韩被诛,史达祖亦受黥刑,后死于贬所。以词名世。其词多抒写闲情逸致,用笔尖巧,轻盈柔媚,时见纤弱。其咏物词,精于描写刻画,最为有名。姜夔评其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道出某些艺术特色。但其词富贵气太重,缺乏......更多
12345 共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