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社会化

生产社会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chǎn shè huì/kuài huà/huā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的过程。出现于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时期,机器大工业出现后加速了它的进程。主要表现为:生产从为生产者自己生产转化成为社会生产,产品日益商品化;产品由单个人的产品变成许多劳动者、许多企业分工协作的劳动成果。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 huì/kuài zhǔ yì rén dào zhǔ yì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它要求社会对个人及人们相互之间关心和同情,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它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是对以往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精神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 huì/kuài zhǔ yì quán mín suǒ yǒu zhì也称“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属于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如工厂、矿山、铁路等国有企业。与工业大生产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 huì/kuài zhǔ yì jī běn jīng jì/jǐ guī lǜ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规律。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而满足人民需要的手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自身的积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遵循这一规律的要求,就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 huì zhǔ yì dào dé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人民发扬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并提倡为了人民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公......更多

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ó màn nuò fū/fú wáng zhāo/cháo俄国封建王朝。1613年建立。18世纪初彼得一世在位时,俄国迅速强盛,建立俄罗斯帝国。后不断扩张领土,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强国,农奴制日益加强。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19世纪末形成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17年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解放社

解放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ě/jiè/xiè fàng sh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出版机构。前身为1937年1月成立的解放周刊社,1938年1月改名解放社。除继续编辑出版《解放》周刊外,还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政策文件。1949年结束。

集体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tǐ/tī/bèn suǒ yǒu zhì jīng jì/jǐ1.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同"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相对。

生活书店

生活书店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huó shū diàn1932年7月在上海成立。前身为邹韬奋任主编的《生活》周刊社。曾出版进步书刊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总店先后迁往武汉、重庆,直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1948年10月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 huì/kuài zhǔ yì jiàn shè泛指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时专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234 共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