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民
逋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bū mín1.逃亡在外的人;拖欠租税的百姓。
遗弓
遗棠
遗棠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wèi táng1.典出《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郑玄笺:"茇,草舍也。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后以"遗棠"指召伯留下的盛德惠政。
邦人
邦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g rén1.国人;百姓。 2.诸侯。 3.乡里之人;同乡。
邦成
邦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g chéng1.管理百姓﹑处理案件的成法。
邵伯讼棠
邵伯讼棠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o bó/bǎi/bà sòng táng1.邵伯(召公奭)巡行乡邑,听讼决狱于棠树之下,民不废农功。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因以"邵伯讼棠"为讼狱不烦劳百姓的典故。
采邑(cài-)
采邑(cài-)的同义词反义词
cài yì (cài-)又称“采地”。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受到这种赏赐的人必须效忠君主,并承担进贡和在战时提供兵员的义务;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初为终身占有,后变为世袭。中国盛行于周朝,西欧于中世纪实行。
野有饿莩
野有饿莩的同义词反义词
yě yǒu è piǎo饿莩:饿死的人。在野外有饿死的人。多指灾荒年景或兵荒马乱给老百姓带来的凄惨景象。
黄冠草履
黄冠草履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guàn cǎo lǚ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龙髯
龙髯的同义词反义词
lóng rán1.亦作"龙髥"。亦作"龙?"。 2.龙之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3.帝王之须。 4.喻松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