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前208)
陈胜(?-前208)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shèng (?-qián 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雇农出身。公元前209年被征发戍守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途中同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发动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被推为王。他派周文率主力军进攻关中,但被秦将章邯打败。章邯以优势兵力围攻陈县,他率义军奋战失利后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被车夫杀害。
雚泽
雚泽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àn/huán zé/shì1.地名。泽中芦苇丛生﹐因以为名。春秋时郑国的一次奴隶起义即在此发生。地在今河南省中牟县。
青溪
青溪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xī1.碧绿的溪水。 2.古县名。今浙江省淳安县。北宋方腊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淳安。 3.古水名。指三国吴在建业城东南所凿东渠。发源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锺山西南﹐流经南京市区入秦淮河﹐曲折达十余里﹐亦名九曲青溪。年久湮废﹐今仅存入秦淮河的一段。 4.古水名。在今湖北省境内。以源出青山﹐故称。 5.山名。在今湖北省当阳市。
韩世忠(1089-1151)
韩世忠(1089-1151)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n shì zhōng (1089-1151)南宋抗金名将。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行伍出身,御西夏有功。曾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后在河北力抗金军。1129年,金将兀术渡江南进。次年,他率八千人乘海船到镇江,断绝兀术归路,在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相持四十八天,迫使金军退出江南。他多次上书反对议和。后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
顾炎武(1613-1682)
顾炎武(1613-1682)的同义词反义词
gù yán wǔ (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曾参加抗清起义,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问渊博,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空谈心理性命。在经学上,重视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在音韵学方面也有很大贡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马中锡(1446-1512)
马中锡(1446-1512)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zhōng xī (1446-1512)明代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属河北)人。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因主张招抚,下狱死。能诗文,以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最有名。有《东田漫稿》。
高欢(496-547)
高欢(496-547)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huān (496-547)东魏大臣。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曾参加葛荣起义军,后叛降魏。依靠鲜卑武力,联络山东士族,掌魏兵权,称大丞相。执东魏朝政十六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齐帝,他被追尊为神武帝。
黄兴(1874-1916)
黄兴(1874-1916)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xīng/xìng (1874-1916)近代民主革命家。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902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后与孙中山等在日本组织同盟会,为主要领导人之一。先后参与或指挥多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任革命军总司令,指挥对清军作战。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3年“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总司令,失败后流亡日本。后在上海病逝。有《黄兴集》。
黄巢(?-884)
黄巢(?-884)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cháo (?-884)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私盐贩出身。公元875年起兵响应王仙芝起义。王仙芝战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率起义军南下进入福建,攻克广州,又回军北伐。881年初进入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齐”。后被唐军包围,缺粮无援,被迫撤出长安。因腹背受敌,屡战失利,不久退至泰山狼虎谷,兵败自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huā gǎng qī shí èr liè shì mù在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白云山麓。1918年为纪念1911年同盟会广州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而建的烈士陵园。正门为巨型牌坊式门楼,上刻孙中山“浩气长存”题词。陵墓方形,为花岗岩砌成。墓后纪功坊,用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坊顶,每块石上刻烈士姓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