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

三李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lǐ1.北魏李诜﹑李灵﹑李遐的合称。 2.唐李德裕﹑宋李光﹑李纲先后贬官崖州(今广东省琼山海口等地),今海口市有五公祠,即祀三李与胡铨﹑赵鼎五人。 3.宋舒州李公麟﹑李元中工书画,李亮工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 4.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上官体

上官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guān tǐ/tī/bèn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其诗多为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适合宫廷需要。士大夫因其官居显贵,纷纷仿效其诗体,称为“上官体”。

丘逢甲(1864-1912)

丘逢甲(1864-1912)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féng jiǎ (1864-1912)诗人。字仙根,号蛰庵、仲阏,别号南武山人、仓海君,台湾苗栗人。光绪年间进士。官工部主事。后回台湾讲学。甲午战争后反对清廷割让台湾,率兵抗击登台日军。失败后到广东,参加同盟会反清活动。民国成立后赴南京,为参议院议员。诗富于爱国激情。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东皋子

东皋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gāo/yáo zǐ1.唐诗人王绩的号。

中唐

中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tánɡ1.大门至厅堂的路。 2.借指庙堂﹑中堂。 3.庭院。 4.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参见"四唐"。

佐藤春夫(1892-1964)

佐藤春夫(1892-1964)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téng chūn fū/fú (1892-1964)日本诗人、小说家。庆应义塾(今庆应大学)肄业。后为日本艺术院会员。作有短篇小说《田园的忧郁》,中篇小说《都市的忧郁》以及《殉情诗集》等。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何范

何范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ē/hè fàn1.南朝梁诗人何逊与范云的并称。何逊年青时即有文名,范云很赏识他,两人因结为忘年交。见《南史.何逊传》。

何逊(?-约518)

何逊(?-约518)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ē/hè xùn (?-yuē/yāo 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做过记室等小官。诗风明畅,声律上已接近唐律诗,与阴铿同被杜甫所称赞。明人辑有《何记室集》。

何郎

何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ē/hè láng/làng1.三国魏驸马何晏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2.借作驸马的美称。 3.指南朝梁诗人何逊。何逊青年时即以文学着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偷春体

偷春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u chūn tǐ/tī/bèn1.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1617181920 共5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