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325-375)
王猛(325-375)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měng (325-375)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三十岁时,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他曾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后为苻坚谋士,得到信任。苻坚即位后,官至丞相,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病危前,劝苻坚不要攻晋,但未被采纳。
语林
语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yǔ/yù lín一作《裴子语林》。古小说集。东晋裴启作。十卷。多记汉魏两晋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遗闻佚事,展现出当时的政事、世风及人物个性,文辞雅洁。后来《世说新语》多取材于此书。原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沈》辑有一百八十则,最为完备。
诺矩罗
诺矩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nuò jǔ luó1. 唐代和尚,俗名罗尧运,眉州青神(四川省青神县)人。一说是外国和尚,东晋时率几百弟子来中国,居住在雁荡山。如: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宋·沈括《梦溪笔谈》。
一阐提
一阐提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chǎn tí/dī/dǐ1.佛教名词。梵语Icchantika的音译,亦译"一阐提迦",略称"阐提"。意为"不具信",或称"断善根"。佛教用以称呼不具信心﹑断了成佛善根的人。东晋竺道生则谓一阐提也可成佛。
下都
东土
东土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tǔ1.古代指陕以东某一地区或封国。 2.东晋﹑南朝时也特指苏南﹑浙江一带。 3.古代称中国。对西方而言。
东土山
东土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tǔ shān1.指东晋谢安在金陵城东南比照会稽东山所筑之山。一名土山。
东西晋演义
东西晋演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xī jìn yǎn yì讲史小说。明代杨尔曾作。十二卷,五十回。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叙述东晋史实,多取材于正史,文字典雅。
中晋
中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jìn1.指迁都建康后的晋朝。亦称东晋。
中朝
中朝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cháo1.临朝之时。 2.汉代朝官自武帝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 3.朝廷;朝中。 4.指朝廷官员。 5.偏安江左的东晋﹑南宋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西晋﹑北宋为"中朝"。南北朝时﹐亦称南朝为"中朝"。 6.指中原。 7.中原王朝。清时亦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