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

巫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xi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重庆两省市交界处。绵延46千米,为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两岸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神女峰尤负盛名。以幽深秀丽著称。

西陵

西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líng1.古国名。 2.陵墓名。三国魏武帝陵寝。在河南省临漳县西。 3.陵墓名。清代帝王陵寝。在河北省易县西永宁山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因地在北京之西﹐总称"西陵"。 4.陵墓名。南朝齐钱塘名妓苏小小的墓。 5.峡名。长江三峡之一。 6.浙江省萧山市西兴镇的古称。 7.复姓。春秋有西陵高。

峡云

峡云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 yún1.指三峡的云。 2.借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谓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楚怀王曾于梦中与之欢会。后因以代称情人。

川江

川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ān jiāng长江干流自四川宜宾经重庆市至湖北宜昌段的习称。长1033千米。其中奉节至宜昌间河流切穿巫山,多峡谷险滩,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故又称峡江。

巫山

巫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shān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2.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巴峡

巴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xiá1.指巴县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巴郡三峡。

断肠猿

断肠猿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àn cháng yuán1.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絶﹐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令黜其人。"后世用作因思念爱子而极度悲伤之典。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zǎo fā/fà bái dì chéng诗篇名。唐代李白作。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属湖北)时。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快之笔写出船下三峡的快速,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气势豪迈,语言奔放,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瞿唐峡

瞿唐峡的同义词反义词
qú/jù táng xiá1.亦作"瞿塘峡"。 2.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西蜀门户。峡口有夔门和滟滪堆。

竹枝

竹枝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ú zhī/qí1.竹子的小枝。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3.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123 共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