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断句
离经断句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jīng duàn jù/gōu1.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竖义
竖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 yì1.立义;阐明义理。
精理
精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lǐ1.精微的义理。 2.精心料理。
绎綢
绎綢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chóu1.寻绎义理,理其端绪。
考据学
考据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kǎo jù/jú xué1.运用考据方法﹐对古籍语义和历代名物典章制度进行研究﹑考核﹑辨证﹐以期确凿有据的一种学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等主张"通经致用"﹐推崇汉儒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空谈义理﹐开创了考据学之先河。清阎若璩﹑胡渭等用考据方法治经﹐皆有所创获。至乾隆﹑嘉庆时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考据之学极盛。人尊之为"汉学"﹐以示与"宋学"有别。
肌理说
肌理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lǐ shuō/shuì/yuè清代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肌理指义理和文理。主张作诗应以学问为根底,内容质实,形式雅丽,旨在纠正当时神韵说、格调说等诗论或标举神韵、或死守格调、或空谈性情的偏颇,致使诗歌成为枯燥的有韵之文。
胆义
胆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 yì1.有胆识而明义理。
论义
论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n/lún yì1.论说义理。
访理
访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g lǐ1.探讨义理。
访议
访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g yì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