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华工禁约运动
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 měi huá/huà/huā gōng jīn/jìn yuē/yāo yùn dòng清末反美爱国运动。1904年美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排斥华工的禁约期满,旅美华侨十余万人提出废约要求,美国政府予以拒绝并提出续订新约。次年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纷纷抗议美国排华,并抵制美货,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纷起响应,掀起反美爱国运动。后遭到美国政府和清政府破坏,但新约也未续订。
合流
合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gě liú①(河流)汇合在一起:运河和大清河在天津附近~。②比喻在思想行动上趋于一致。③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不同流派融为一体。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gū xié dìng1933年,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长城各口,并经冷口、滦东地区直逼天津。5月31日,国民党政府派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今属天津)签订卖国的停战协定,将冀东地区划为非武装区域。这样,日军在察北、冀东地区可自由出入,以便利其控制华北。这一协定史称《塘沽协定》。
大公报
大公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gōng bào日报。1902年6月,英敛之创刊于天津。1916年售于王郅隆。1926年由胡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先后出上海、汉口、重庆、香港、桂林等版。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改组为《进步日报》,后与上海版合并,于1956年10月迁北京,1966年9月停刊。香港版《大公报》继续出版。
孙犁(1913- )
孙犁(1913- )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n lí (1913- )小说家。河北安平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大任教,并任《晋察冀日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说《荷花淀》、《嘱咐》,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年画
年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án huà中国民间欢庆新年时装饰居室的绘画。早期为人工绘制,后常用木材雕版彩色套印,近现代则多用石印或胶印。苏州的桃花坞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是年画的南北两大中心。
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fǔ yuàn zhī zhēng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的争斗。1917年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实力,主张对德宣战;总统黎元洪则由国会相助,表示反对。段祺瑞指使督军团强迫国会通过宣战案未成,要求解散国会,被黎元洪免职。段即在天津策划武力倒黎。时称“府院之争”。
引滦入津工程
引滦入津工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n luán rù jīn gōng chéng为解决工业和生活用水,从滦河水库向天津市供水的输水工程。始建于1982年,1983年竣工。由一条长12.39千米的隧洞、一座库容4500万立方米的水库、四座节制闸、十二座倒虹吸、六座水泵站等组成。隧洞穿越滦、黎河分水岭,循黎河入于桥水库,再沿州河南下,经过三次提升、两次加压后将水送到天津市。
张勋(1854-1923)
张勋(1854-1923)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xūn (1854-1923)北洋军阀。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投靠袁世凯。1911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后在南京滥杀民众。为表示效忠清室,所部禁止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率兵进入北京,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后为段祺瑞击败。病死于天津。
张志新(1930-1975)
张志新(1930-1975)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zhì xīn (1930-1975)革命烈士。天津人。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干事。“文化大革命”中坚持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党的原则,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篡党活动。1969年被捕入狱。1975年4月4日被杀害。1979年她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