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

拼音:yù shǐ zhōnɡ chénɡ 首字母大写:YSZC五笔:ttg kri k big 御史中丞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汉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东汉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北魏一度改称御史中尉。唐宋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指省

拼音:zhǐ shěnɡ 首字母大写:ZS五笔:rx ith 指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行捐纳制,士民捐资取得官员资格后,再出一笔费用,指定到自己希望的省分去候补,叫"指省"。

折旋

拼音:zhé xuán 首字母大写:ZX五笔:rr ytnh 折旋的同义词反义词
1.曲行。古代行礼时的动作。 2.形容舞姿。 3.返回;转身。 4.形容来回奔逐。 5.周旋。 6.形容山势的曲折盘旋。

知县事

拼音:zhī xiàn shì 首字母大写:ZXS五笔:td egc gk 知县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佐官代行县令职务称"知县事"。

治达

拼音:zhì dá 首字母大写:ZD五笔:ick dp 治达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行射仪及祭礼时,射人在天子和诸侯之间传达命令,谓之"治达"。《周礼.夏官.射人》:"﹝射人﹞掌其治达。"郑玄注:"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一说谓当广赅众事,不仅射仪及祭祀而已。参阅清孙诒让《周礼正义》。

中军

拼音:zhōnɡ jūn 首字母大写:ZJ五笔:k pl 中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 2.称主将或指挥部。 3.中军将军的省称。 4.京师的军队。 5.中军官的省称。 6.清代总督﹑巡抚以下,凡有兵权者,其标下的统领官,称为中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拼音:zhōnɡ ɡuó rén mín zhènɡ zhì xié shānɡ huì yì 首字母大写:ZGRMZZXSHY五笔:k l w n ght ick fe yum wfc yyr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政协”或“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组织。1949年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订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称制

拼音:chēnɡ zhì 首字母大写:CZ五笔:tqi tgm 称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皇帝即位执政:帝崩,即日太子立,称制。 ②代行皇帝职权:太后临朝称制。

冠醮

拼音:ɡuàn jiào 首字母大写:GJ五笔:pfqf sgwo 冠醮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祭哜

拼音:jì jì 首字母大写:JJ五笔:wfi kyj 祭哜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行祭礼时举食器至齿示尝。
6789 共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