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
永明体
拼音:yǒnɡ mínɡ tǐ 首字母大写:YMT五笔:yni je wsg 永明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也称新诗体。这种诗体要求严格遵照平上去八四声等诗歌声律,强调声韵格律,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代表作家有沈约、谢fdd6、王融、范云等。
村田乐
鞑靼
拼音:dá dá 首字母大写:DD五笔:afd afjg 鞑靼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部族名。也写作达靼﹑达旦﹑达怛。又称达达﹑塔塔儿。本靺鞨别部。唐末始见记载。为突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突厥衰亡后,鞑靼逐渐成为强大部落。两宋﹑辽﹑金时代,又把漠北的蒙古部称为黑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白鞑靼。蒙古兴起,鞑靼为蒙古所灭,但仍泛称蒙古为鞑靼。元亡,其宗族走漠北,明时又把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称为鞑靼。广义的应用上,鞑靼为中国北方诸少数民族的总称。参阅《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顶老
职役
拼音:zhí yì 首字母大写:ZY五笔:bk twc 职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1.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
2.古代官府分派民户充当官差并供应财物的徭役。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令州县作差科簿﹐按户等轮差。宋职役分四类:(1)供应官物的﹐如衙前;(2)督课赋税的﹐如里正﹑户长﹑乡书手等;(3)逐捕盗贼的﹐如耆长﹑弓手﹑壮丁等;(4)供官府使唤的﹐如承符﹑人力﹑手力﹑散从等。熙时职役改为雇役﹐到南宋恢复差役。明时亦有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