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咎
拼音:zì qǔ qí jiù
解释: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侏儒一节
拼音:zhū rǔ yī jié
解释: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原文:汉·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知人之明
拼音:zhī rén zhī míng
解释: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引用:前任督宪是兄弟同门世好,最有~。阁下不以兄弟不才,时加教诲,为幸多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二回)
作善降祥
拼音:zuò shàn jiàng xiáng
解释: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原文:《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蛛丝马迹
拼音:zhū sī mǎ jì
解释: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引用: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
原文: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自知之明
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
解释: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引用: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的。
原文:《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白衣公卿
拼音:bái yī gōng qīng
解释: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原文: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奔逸绝尘
拼音:bēn yì jué chén
解释: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原文:《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不亦乐乎
拼音:bù yì lè hū
解释: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引用: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原文:《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拨云撩雨
拼音:bō yún liáo yǔ
解释: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原文:元·无名氏《女贞观》第四折:“他将那简帖儿传消寄信,词章儿拨雨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