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

朝代:出生日期:58年死亡日期:147年 许慎的百科

许慎,字树重,汉族,著名学者。

汉帝国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 ,许慎倾尽毕生精力,从事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後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

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後人尊称他为“字圣”。

因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

所著除《说文解字》外,尚有......更多

徐锡麟

朝代:出生日期:一八七三年死亡日期:一九〇七年 徐锡麟的百科

清末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光复会成员,字伯荪,号光汉子。

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浦镇名门望族,其父徐凤鸣秀才出身,曾任山阴县吏,家有田百馀亩。

光绪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中秀才。

光绪二十七年(西元一九〇一年)任绍兴府学堂经学兼算学教习,後陞副监督。

光绪二十九年(西元一九〇三年)应乡试,名列副榜。

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焕卿、龚味生,积极参加营......更多

祢衡

朝代:出生日期:173年死亡日期:198年 祢衡的百科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临邑德平镇)人。

个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

孔融著有《荐祢衡表》,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

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最后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时年二十六岁。

黄祖对杀害祢衡一事感到十分后悔,便将其加以厚葬。

杨玉香

朝代:出生日期:?年死亡日期:?年 杨玉香的百科

杨玉香,明宪宗时期, 秦淮河畔名妓。

才情不俗,孤傲清高。

一日,她与奉命入朝闽县世家子林景清相遇。

两人,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

林景清与杨玉香可真是恩爱不绝,形影相随,真如新婚夫妇一般。

数月之后,林景清的父亲催他返家,他只好先返回家乡,禀明父母之后再来接杨玉香。

临行前,杨玉香郑重地将琼华馆改为一清馆,表示此馆今后只接待林景清一人,不再有他客。

吴二娘

朝代:出生日期:?年死亡日期:?年 吴二娘的百科

江南人,杭州名妓。

王充

朝代:出生日期:27年死亡日期:97年 王充的百科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

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

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

他以事实验证言论,......更多

王褒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513年死亡日期:576年 王褒的百科

王褒,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

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

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

王棨

朝代:出生日期:?年死亡日期:?年 王棨的百科

唐朝江南道福州福唐縣(今福建福清)人,字辅之,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

咸通三年(公元862年)进士及第,娶同榜陈翚之女为妻。

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中博学鸿词科。

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江西观察使李骘聘为团练判官,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又中书判拔萃科,平判入等。

授侍御史,不久,改大理寺司直。

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贬太常博士,后出知丹阳利国监,摄(代理)右司马,摄盐铁出使巡官......更多

扬雄

朝代:出生日期:前53年死亡日期:18年 扬雄的百科

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

少好学,口吃,长相平平,身高偏矮,不能剧谈,专心于潜心思考,早年倾慕司马相如,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常作辞赋,名声远播,如《蜀都赋》,此赋开启了京都一派题材,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以及晋代左思《三都赋》皆受其影响。

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召为门下史。

后经蜀人杨庄推荐,汉成帝命他随侍左右。

公元前11年......更多

吕不韦

朝代:出生日期:前292年死亡日期:前235年 吕不韦的百科

中国战国时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著名商人,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后位及秦相,在秦为相十三年。

广招门客以「兼儒墨,合名法」为思想中心,合力编撰《吕氏春秋》,有系统性的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后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之一。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

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

不久,秦王政下令将其流放至蜀地(今四川),不韦忧......更多

3637383940 共20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