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
sù①逆着水流向上。
《过小孤山大孤山》:“实以四半日~流行七百里。
”②回顾;
往上推求。
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自西学行,极盛推康熙。
”
点
diǎn①斑点。
《晋书•袁宏传》:“如彼白圭,质无尘~。
”②液体的小滴。
《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雨山前。
”《林黛玉进贾府》:“泪光~~,娇喘微微。
”③“、”汉字笔画的一种。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常隐锋而为之。
”【又】用笔加上点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眼睛,每云:‘~晴即飞去。
’人以为妄诞,固请~之。
”④删改文字。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公又与遂......更多
直
zhí①不弯曲。
《劝学》:“木~中绳,輮以为轮。
”②正直。
《涉江》:“苟余心之端~兮,虽僻远其何伤。
”③正确。
《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
”④笔直地。
《与朱元思书》:“争高~指,千百成峰。
”⑤纵的;
竖的。
《阿房宫赋》:“~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⑥遇到。
《汉书•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秦之锐士。
”⑦通“值”,价值。
《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
”⑧通“值”,值班。
《晋书•庾珉传》:......更多
稀
xī①稀疏;
疏。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②稀少;
少。
《孔雀东南飞》:“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
”③稀薄;
不稠。
白居易《苦雨》:“叶湿蚕应病,泥~燕亦愁。
”④表示程度深,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动手,将冯公子打了个~烂,抬回去三日竟死了。
”【稀年】七十岁的代称。
窒
zhì阻塞;
不通。
《诗经•豳风•七月》:“穹~熏鼠。
”
筌
quán用竹或草编制的捕鱼器具。
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忘~已早鱼。
”
筵
yán①竹制的垫席。
《诗经•大雅•行苇》:“布~席,陈樽俎。
” 【引】座位。
《隋书•礼仪志六》:“皇帝负扆,置神玺于~前之右。
”②古人饮食宴会在席上,所以酒席叫“筵”。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诗:“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
” 【辩】筵、席。
二者都是席子。
古人席地而坐,把铺在底下的叫“筵”,铺在上面叫“席”。
后代席地而坐的习俗变了,“筵”与“席”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但床上铺的只叫“席”而不叫“筵”。
签
qiān①标签;
用作标志或记注的小条或小牌子。
王安石《望九华》:“或是古史书,脱落简与~。
”②记注;
标上记号或写上案语。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
”③官府交给差役捕人的凭证。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便发~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
”④签名;
画押。
朱熹《近思录•政事》:“颐不曾~。
”⑤插。
《西厢记》:“酒席上斜~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
署
shǔ①布置;
安排。
《汉书•高帝纪》:“部~诸将。
”②官署;
衙门。
《陈情表》:“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
”③代理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
《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左将军府事。
”④签名;
题字。
《左忠毅公逸事》:“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第一。
”
艾
ài①植物名,即艾蒿,叶可灸病。
《孟子•离娄》:“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也。
” 《诗经•采葛》:“彼采~兮。
”②绿色。
范晔《董宣执法》:“赐~绶,葬以大夫礼。
” 〖又〗灰白色。
元稹《郡斋感怀见奇》:“~发衰容惜寸辉。
”③对老年人的敬称。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说幼,学。
……五十曰~,服官政。
”④美好。
《孟子•万章上》:“知好色则慕少~。
”⑤停止。
《左传•哀公二年》:“虽克郑,犹有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