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zá①配合各种颜色。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五色。
”②搀杂;
混杂。
《项脊轩志》:“又~植兰桂竹木于庭。
”【又】乱糟糟的事。
《归田园居》:“户庭无尘~,虚室有余闲。
”③不纯的;
不同种类的。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树。
”④交错。
《琵琶行》:“嘈嘈切切错~弹。
”⑤都;
共。
《愚公移山》:“~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杂厕】夹杂;
混杂。
【杂家】古代九流之一,采众家之说而融为一家的......更多
桢
zhēn①一种质地坚硬的树。
《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多金木~木。
”②筑土墙时两端竖立的木柱,比喻支柱、骨干。
左思《魏都赋》:“师尹爰止,毗代作~。
”【桢干】筑土墙时两头用的柱子叫“桢”,两边用的木板叫“干”。
比喻支柱、骨干。
椽
chuán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圆木条。
《左传•桓公十四年》:“冬,宋人以诸侯伐郑……以(郑)大宫之~归,为卢门之~。
”【椽笔】像椽子一样大的笔。
比喻重要的文章或杰出的写作才能。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
楮
chǔ①树名,树皮可用来造纸。
《山海经•西山经》:“(鸟危之山)其阴多檀~。
”②纸的代称。
《书博鸡者事》:“即连~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
”【楮先生】即纸。
韩愈在《毛颖传》中,以物拟人,把毛竹称为毛颖,把纸称作楮先生,于是后来楮先生成了纸的别名。
橛
jué①短木桩。
宋应星《天工开物•彰施•红花》:“苗高二三尺,每路打~,缚绳横阑,以备狂风拗折。
”②树木或庄稼的残根。
《诗经•小雅•大田》:“以冬土定,故稼~于地与地平。
”③马口中衔的横木。
《庄子•马蹄》:“前有~饰之患,而后有便荚之威。
”④一小段。
《五灯会元•石头希迁禅师》:“师乃指一~柴曰:马师何似这个?
”⑤击;
打。
《山海经•大荒东经》:“~以雷兽之骨。
”
沉
chén①沉入水中;
沉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璧。
”②泛指下落;
沉陷。
《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雨打萍。
”③沉溺;
陷入。
《冯谖客孟尝君》:“~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④重;
沉重。
《采草药》:“无苗时采,则实而~。
”⑤深;
深沉。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醉不知归路。
”【注】“沉”原来写作“沈”,音s......更多
流
liú①水流动。
《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
”②泛指流动。
《过秦论》:“伏尸百万,~血漂橹。
”③时间的流逝。
《祭妹文》:“则虽年光倒~。
”④流浪;
漂泊。
《论贵粟疏》:“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亡者也。
”⑤流放;
放逐。
古代五刑之一,把罪人放逐到远方。
《屈原列传》:“虽放~,眷顾楚国。
”⑥流传;
传播。
《尚书•泰誓》:“~毒下国。
”⑦河流;
水流。
《劝学》:“不积小~,无以成江海。
”⑧流派;
派别......更多
济
jì①渡;
渡水。
《子鱼论战》:“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
”《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沧海。
”【又】泛指河水。
王粲《登楼赋》:“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深。
”②成功;
成就。
《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此乃天也。
”③救助;
帮助。
《赤壁之战》:“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世业。
”④停止。
《淮南子•览冥》:“于是风~而波罢。
”jǐ济水;
河流名称,发源于河南,东流至山东入海,后来下游河道被黄......更多
涸
hé水干。
《韩非子•说林上》:“子独不闻~泽之蛇乎?”柳宗《吏商》:“~海以为盐。
”
渚
zhǔ①水中的小洲。
《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之上。
”杜甫《登高》:“~清沙白鸟飞回。
”②海岛。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中神,人机鸟身。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