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zǒng①系;
捆。
屈原《离骚》:“~余辔乎扶桑。
”②总括;
汇集。
《谏太宗十思疏》:“~此十思,宏兹德。
”③统领。
《隋书•元谐传》:“~兵西下。
”④全;
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被雨打风吹去。
”⑤总是。
《儒林外史》第三回:“如何~不进学。
”【总成】照顾;
成全。
【总角】古代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两髻,借指童年。
【总统】总揽;
总管。
【总总】⒈聚合起来的样子。
⒉众多的样子。
⒊杂乱的样子。
恭
gōng容貌端庄严肃;
谦逊有礼。
《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
”《谏太宗十思疏》:“终苟免而不怀仁,貌~而不心服。
”【恭人】⒈宽和谦恭之人。
⒉贵妇人的封号。
⒊宋元时期对官吏之妻的敬称。
戒
jiè①警戒;
警惕;
戒备。
《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之慎勿忘。
”②告诫;
劝诫。
《冯婉贞》:“三保~团众装药实弹,毋亡发。
”③戒除;
禁戒。
《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奢以俭。
”④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庄严隆重的大事前,洁身静心、克制嗜欲以示诚敬,多“斋戒”连用。
《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五日。
”⑤戒规。
《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佛教以五~为教,绝酒不淫。
”
戟
jǐ①一种兵器。
柄端为金属枪尖,侧边为月芽形利刃,是戈与矛的合体,兼有直刺、横击的功能。
《鸿门宴》:“交~之士欲止不内。
”②钩刺。
沈括《梦溪笔谈•异事》:“遇鹿豕即以尾~之以食。
”③指手臂做成戟的形状。
苏轼《后怪石供》:“~此而詈人,人莫不怒。
”④刺激。
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泄火生风,~喉痒肺。
”【戟户】⒈指军营。
⒉指显赫高贵之家。
【戟手】(骂人时)将食指和中指伸屈成戟形以指指点点。
持
chí①拿着;
握着;
抓着。
《狼》:“屠乃奔倚其下,驰担~刀。
”②。
拉,牵。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选老躄者一人~马。
”③把持,掌握。
《狱中杂记》:“有某姓兄弟,以把~公仓,法应立决。
”④操持,治理。
《察今》:“悖乱不可以~国。
”⑤扶持。
《柳毅传》:“毅恐蹶仆地,君亲起~之曰:‘无惧。
’”⑥保持,维持。
《苏武》:“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⑦抱着,坚持。
《赤壁之战》:“诸人~议......更多
挚
zhì①抓;
攫取。
《吕氏春秋•忠廉》:“~执妻子。
”②诚恳;
恳切。
王士桢《诚斋诗集序》:“于师友之际,尤缠绵笃~。
”③通“贽”。
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
”④通“鸷,凶猛”。
《史记•货殖列传》:“若猛兽~鸟之发。
”⑤通“至”,到来。
《吕氏春秋•孟春纪》:“霜雪大~,首种不入。
”⑥通“至”,极点。
《汉书•窦田灌韩传赞》:“以韩安国之见器,临其~而颠坠。
”
挟
xié①用胳膊夹住。
《冯婉贞》:“操刀~盾。
”②携同。
《赤壁赋》:“~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③怀着;
藏着。
《赤壁之战》:“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持虑。
”④挟制。
《隆中对》:“~天子以令诸侯。
”⑤拥有;
占有。
《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重器多也。
”⑥倚仗。
柳宗元《封建论》:“~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战之威。
”
振
zhèn①举;
举起。
《过秦论》:“~长策而御宇内。
”②抖动。
《屈原列传》:“新浴者必~衣。
”③奋起;
振作。
《教战守策》:“痿蹶而不复~。
”④整顿。
《史记•主父偃传》:“诸侯春~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⑤通“赈”,救济。
《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救。
”⑥通“震”,震动。
《张衡传》:“如有地动,尊则~龙。
”⑦通“震”,惊恐。
《荆轲刺秦王》:“秦武阳色变~恐。
”⑧通“震”,威吓。
《谏太宗十思疏......更多
摛
chī①播扬。
梁简文帝《神山寺碑》:“此亦仙岫,英名远~。
”②铺陈。
苏轼《沁园春》词:“云山~锦,朝露团团。
”【又】舒张,舒展。
许敬宗《尉迟恭碑》:“凤羽~姿,龙媒聘逸。
”【摛辞】遣辞作文。
【摛翰】舒笔。
指作文。
查询
播
bō①播种,下种。
《汉书•艺文志》:“~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②分布。
《尚书•禹贡》:“又北,~为九河,同为逆河。
”③传播,传扬。
《后汉书•承宫传》:“朝臣惮其节,名~匈奴。
”④表现。
《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于外。
”⑤迁徙;
流亡。
《宦者传》:“一身既毙,而妻子远~。
”⑥背弃;
舍弃。
《楚辞•九叹•思古》:“~规榘以背度兮。
”⑦放纵;
放。
《国语•周语下》:“~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
”b......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