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g①警备;

戒备。

《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宫。

”②告诫;

警告。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戒未然也。

”③紧急情况或消息。

《后汉书•郭伋传》:“并部尚有卢芳之~。

yǎn地名。

指兖州。

【兖州】古九州之一。

《尚书•禹贡》:“济河惟~。

”汉以后为行政区划之一,辖境在今山东西南部。

chuāng“窗”的古字。

苏轼《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诗:“晴~咽日肝肠暖,古殿朝真屦袖香。

”cōng①烟囱。

《玉篇•囱部》:“~,通孔也,灶突也。

”②同“匆”。

见“囱囱”。

【囱囱】形容急急忙忙的样子。

kuí古代传部的一种怪物。

《国语•鲁语下》:“木石之怪曰~、蝄蜽。

”【夔夔】敬惧的样子。

wài①外面;

外部。

《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来。

”②表面;

外表。

《赤壁之战》:“今将军~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③以外。

《大铁椎传》:“大铁椎~,一物无所持。

”④置之于外;

除去。

《管子•明法》:“所以禁过而~私也。

”⑤疏远。

《易经•否》:“内小人而~君子。

”⑥传统戏剧中扮老年男子的角色。

”【外朝】⒈天子、诸侯听政议事的地方。

相传周时天子诸侯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

⒉指在外朝参政议事......更多

dāng①对着;

面对。

《木兰诗》“~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

”②在;

处在。

《石钟山记》:“有大石~中流。

”③在;

在……时候(地方)。

《兰亭集序》:“~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④担当;

担任。

《陈情表》:“猥以微贱,~侍东宫。

”⑤承担;

承受。

《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罪愆。

”⑥忍受。

《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

”⑦执掌;

主持。

《谏太宗十思疏》:“人君~神器......更多

dé①获得;

得到;

取得。

与“失”相对。

《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

”《垓下之战》:“汉皆已~楚乎?

”②贪求;

贪得。

《论语•季氏》:“戒之在~。

”③心得;

收获。

《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 ~。

”④得意;

满足。

《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于己,快然自足。

”⑤领会;

理解。

《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公之心。

”⑥合适;

恰当......更多

jiān①(物体的末端)细小而尖锐。

杜甫《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

”②物体末端细小而尖锐的部分。

罗隐《咏峰》:“不论平地与山~,无限风光尽被占。

”③尖刻。

姚合《和座主相公面亭秋日即事》:“诗冷语多~。

”④声音尖而细。

贾岛《客思》:“促织声~~针似,更深刺著旅人心。

”⑤拔尖的;

出色的。

《红楼梦》:“留的~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⑥打尖,中途休息略进饮食。

《儿......更多

zhǔ①连接。

《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于魏。

”《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②跟着。

《垓下之战》:“项王渡江,骑能~者百余人耳。

”③撰写。

《屈原列传》:“屈平~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④通“嘱”。

托付。

《岳阳楼记》:“~予作文以记之。

”【又】劝;

劝请。

《赤壁赋》:“举酒~客。

”⑤通“嘱”,看。

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盘桓瞻~。

”shǔ①归属;

隶属。

《琵琶行......更多

yōu①深沉。

《屈原列传》:“故忧愁~思而作《离骚》。

”②昏暗。

《涉江》:“下~晦以多雨。

”③隐晦。

《琵琶行》:“别有~愁暗恨生。

”④僻静。

《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独处乎山中。

”⑤清幽。

《黄冈竹楼记》:“~阒辽夐,不可具状。

”⑥幽深。

《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情。

”⑦监禁。

《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幽篁】幽深的竹林。

【幽梦】模糊不清的梦境。

【幽情......更多

12345 共1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