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
cáo①通过水道运粮食。
《史记•平准书》:“~转山东粟,以给中部官。
”《吕氏春秋•孟夏纪》:“是月也,天子始~。
”②古邑名。
【漕引】水上运输。
【漕运】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漫
màn①水涨溢。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
”【又】满;
弥漫。
《登泰山记》:“亭东自足下皆云~。
”②模糊不清。
《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灭。
”③随意;
不受拘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卷诗书喜欲狂。
”④枉自;
徒然。
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劳车马驻江干。
”⑤玷污。
《庄子•让王》:“又欲以其辱行~我。
”【漫澜】⒈无边无际的样子。
⒉支离破碎......更多
漻
liáo①水清澈的样子。
《庄子•天地》:“夫道,渊乎其居也,~乎其清也。
”②流动。
《吕氏春秋•古乐》:“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水以导河。
”③通“寥”。
空虚;
寂静。
《楚辞•九辩》:“寂~兮收潦而水清。
”liú变化的样子。
《庄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油然~然,莫不入焉。
”【漻涙】水急流的样子。
漾
yàng①水流长。
王粲《登楼赋》:“路逶迤而迥兮,川既~而济深。
”②水波摇动。
杜甫《屏迹二首》诗:“竹光团野色,舍影~清流。
”③泛舟;
摇船。
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成装候良辰,~舟陶嘉月。
”杜甫《观打渔歌》:“渔人~舟沉大海,截江一拥数百鳞。
”
潜
qián①没入水下。
贾谊《吊屈原赋》:“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以自珍。
”【又】潜藏于水中的。
《少年中国说》:“~龙腾渊,鳞爪飞扬。
”②隐藏;
隐没。
《岳阳楼记》:“日星隐耀,山岳~形。
”③偷偷地;
悄悄地。
《殽之战》:“若~师以来,国可得也。
”《春夜喜雨》:“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
”
潢
huáng①积水池。
《左传•隐公三年》:“~汙行潦之水。
”②大水到来的样子。
《荀子•富国》:“~然兼覆之。
”huǎng〈名〉通“滉”,指水深广。
huàng〈动〉染纸。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染~及治书法。
”guāng〈形〉威武。
【潢汙】低洼积水处。
【潢潢】⒈形容水深广。
⒉形容威武。
【潢漾】广阔无边。
潮
cháo①海水定时涨落叫潮。
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
”②潮湿。
范成大《没冰铺晚晴月出晓复大雨上漏下湿不堪其忧》诗:“旅枕梦寒涔屋漏,征衫~润冷炉熏。
”【潮信】即潮汐。
因其涨落有定时,故称“潮信。
”【潮音】潮声。
后多指僧众诵经之声。
澍
shù及时的雨水。
常“澍雨”连用。
《后汉书•谅辅传》:“天云晦合,须臾~雨。
”【引】润泽。
《淮南子•泰族》:“若春雨之灌万物也……无地而不~。
”zhù通“注”。
灌注;
注入。
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渊。
”查询
濑
lài湍急的水。
屈原《湘君》:“石~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
濒
bīn①水边。
《孟子•万章下》:“居北海之~,以待天下之清也。
”②靠近,迫近。
王安石《祭范颖州文》:“声之所加,虏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