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村事 文
语松竹 文
梁氏水斋 文
寄江南诸弟 文
早发 文
题许仙师院 文
天仙子(三) 文
长年(一作感怀) 文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文翻注译赏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记得那年那个夜晚,我与谢娘在临水的池塘边的花丛下初次相遇。
画帘低垂,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
不忍别离,又不得不分手。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
分手,从此就失掉了音讯。
如今都成了异乡人,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第2465页 2、 《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170页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相期:相约会。
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惆(chóu)怅(chàng)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残月,谓将落的月亮。
唐·白居易 《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陈毅《过微山湖》诗:“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音尘:消息。
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第2465页 2、 《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170页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记得那年那个夜晚,我与谢娘在临水的池塘边的花丛下初次相遇。
画帘低垂,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
不忍别离,又不得不分手。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相期:相约会。
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惆(chóu)怅(chàng)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
分手,从此就失掉了音讯。
如今都成了异乡人,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残月,谓将落的月亮。
唐·白居易 《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陈毅《过微山湖》诗:“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音尘:消息。
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第2465页 2、 《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170页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此词上片以极通俗的语言,写极欢乐的爱情。
“记得”二字,直贯而下。
“深夜”是相会的时刻;
“水堂西面”的“花下”是相会的地方;
“画帘垂”照映深夜人静,“携手”句写两情相投。
一个“花下”“深夜”的镜头,把词人的思绪,推回到遥远的过去。
“水堂”“帘垂”“携手”“相期”,低低切切,耳鬓厮磨,情深爱笃,是十分美好的回忆。
过去的欢情写得愈热烈,此时的心情就显得愈凄凉,不言悲而悲转浓,不言愁而愁益深,这就是所谓“以乐景而写悲”的艺术手法。
下片以无限的惆怅,写无限的离恨。
“晓莺”承“花下”;
“残月”承“深夜”;
“相见更无因”承“携手暗相期”,句句有着落,层层有照应。
歇拍三句,有景有情,以情为主。
“晓莺残月”状离别的凄清环境。
“从此”以下,为别后情状:人各一方,音信断绝,无由相见。
据说韦庄的爱姬被蜀主王建所夺,韦庄这首词,就是回忆以前的欢乐,诉说此后的痛苦,表达了对爱人刻骨的相思。
又传说韦庄的爱姬读了这首词后,因痛苦而绝食而死。
杨偍《古今词话》和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载:韦庄有宠姬,姿质艳丽,兼擅词翰,为蜀主王建所夺,于是作《荷叶杯》、《小重山》等词,词流入禁宫,姬闻之不食而死。
据夏承焘《韦端己年谱》考定庄留蜀时,年已七十左右,故杨、蒋之记载不足信。
但不管这种记载的真实可靠性如何,这首词倒确实是写得语淡而情悲,情意深长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文翻注译赏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别后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肠为你断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系结着万千的愁,每一个愁结都揪着我的心。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相见的机会是那样难得,悔不该就那样轻易地离分,又是去年一样梨花白如雪,登楼看花更伤春。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相思的情只能在心中郁结,相思的话儿无处去诉说,愁过白天又愁烟云遮明月,愁到此时心情更凄恻。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伤心的泪不停地流淌,把鲜红的袖口染成黑黄颜色。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全唐诗(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170 . 2、 房开江 崔黎民 .花间集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136-137 . 3、 陈如江 .花间词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57-58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书:《全唐诗》作“信”。
“一寸”句:意谓短短的一寸离肠也郁结着万千愁情。
离肠:犹离情。
结:谓离愁郁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玉楼:即闺楼。
花似雪:梨花如雪一样白。
指暮春时节。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烟月:指月色朦胧。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红袖:妇女红色的衣袖。
黦(yuè):黑黄色。
此指红袖上斑斑点点的泪痕。
晋周处《风土记》:“梅雨沾衣,皆败黦。
”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全唐诗(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170 . 2、 房开江 崔黎民 .花间集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136-137 . 3、 陈如江 .花间词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57-58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别后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肠为你断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系结着万千的愁,每一个愁结都揪着我的心。
书:《全唐诗》作“信”。
“一寸”句:意谓短短的一寸离肠也郁结着万千愁情。
离肠:犹离情。
结:谓离愁郁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相见的机会是那样难得,悔不该就那样轻易地离分,又是去年一样梨花白如雪,登楼看花更伤春。
玉楼:即闺楼。
花似雪:梨花如雪一样白。
指暮春时节。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相思的情只能在心中郁结,相思的话儿无处去诉说,愁过白天又愁烟云遮明月,愁到此时心情更凄恻。
烟月:指月色朦胧。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伤心的泪不停地流淌,把鲜红的袖口染成黑黄颜色。
红袖:妇女红色的衣袖。
黦(yuè):黑黄色。
此指红袖上斑斑点点的泪痕。
晋周处《风土记》:“梅雨沾衣,皆败黦。
”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全唐诗(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170 . 2、 房开江 崔黎民 .花间集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 :136-137 . 3、 陈如江 .花间词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57-58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这首词,有人认为是韦庄“留蜀后思君之辞”,跟他的另一首《应天长·绿槐阴里黄莺语》的命意相同。
而韵文学专家羊春秋认为,这首词乃别后相思之词,不必过于求深。
把爱情词都连到君国上面来,是难免穿凿附会之讥的。
此词上片写远行人离肠百结的相思之情。
“别来”一句写别离时间半年而书信全无,故尤思念。
“一寸”句写思念而痛苦的情状,“一寸”何其小,“千万”何其多,“思念”这一无形的、抽象的东西,通过千万结的寸寸离肠,表现得具体可感了。
“难相见,易相别”一句,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但李句舒缓,韦词急促,读来如倾如诉。
“又是”句,以景触情,倍增伤怀。
下片从对面写来,写居者在春光里,无日无夜不在思念远人。
“暗相思,无处说”,似直而纤,含义有三:一是相思无地方可以诉说;
二是本不想说,但闷在心中更难受,还是说出来,说出来又无人理会,则更增相思;
三是这种相思是用语言表达不了的。
“无处说”将相思、烦恼、零乱的心情和盘托出。
“惆怅”三句,由现实到回忆,再又回到现实,凄苦之情自见。
这首词直接倾吐真情,毫无掩饰。
语虽浅直,而情实郁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