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淮阴侯庙十首 文
自述 文
得一吟 文
安分吟 文
安乐窝铭 文
观棋长吟 文
山村咏怀 文翻注译赏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参考资料: 1、 刘阳生.《新千家诗》:中西书局,2010.10:第174页 2、 艾尼.《新手妈妈育儿图典》: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第93页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去:指距离。
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参考资料: 1、 刘阳生.《新千家诗》:中西书局,2010.10:第174页 2、 艾尼.《新手妈妈育儿图典》: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第93页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去:指距离。
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参考资料: 1、 刘阳生.《新千家诗》:中西书局,2010.10:第174页 2、 艾尼.《新手妈妈育儿图典》: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10:第93页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参考资料: 1、 刘阳生.《新千家诗》:中西书局,2010.10:第174页 2、 徐昭武,杨培晶.《小学古诗词背育篇目译释与赏析大全》: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08:第111页
懒起吟 文
插花吟 文
梅花诗 文
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
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
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
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
看尽残花总不言。
毕竟英雄起布衣。
朱门不是旧皇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
开到李花春已非。
胡儿骑马走长安。
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
清光宜向汉中看。
漫天一白汉江秋。
憔悴黄花总带愁。
古曜半升箕斗隐。
金乌起灭海山头。
云雾苍茫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