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梅·闲梦远

作者: 李煜 朝代: 唐代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作者: 李煜 朝代: 唐代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恁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

浣溪沙

作者: 李煜 朝代: 唐代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更漏子·柳丝长

作者: 李煜 朝代: 唐代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作者: 李煜 朝代: 唐代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清平乐·别来春半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

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

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qì)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

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诗中有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别来春半:意思是,自分别以来,春天已过去一半,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柔:吕本二主词、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尊前集》、《全唐诗》、《词综》等本中均作“愁”。

柔肠,原指温柔的心肠,此指绵软情怀。

砌下:台阶下。

砌,台阶。

落梅:指白梅花,开放较晚。

全句意思是,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

拂了一身还满:指把满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满身。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

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

《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故见雁就联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

无凭:没有凭证,指没有书信。

遥:远。

归梦难成:指有家难回。

恰如:《全唐诗》、《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作“却如”;

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指行程越远。

更,越。

还生,还是生得很多。

还,仍然,还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qì)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

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

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诗中有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别来春半:意思是,自分别以来,春天已过去一半,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柔:吕本二主词、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尊前集》、《全唐诗》、《词综》等本中均作“愁”。

柔肠,原指温柔的心肠,此指绵软情怀。

砌下:台阶下。

砌,台阶。

落梅:指白梅花,开放较晚。

全句意思是,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

拂了一身还满:指把满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满身。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

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

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

《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故见雁就联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

无凭:没有凭证,指没有书信。

遥:远。

归梦难成:指有家难回。

恰如:《全唐诗》、《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作“却如”;

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指行程越远。

更,越。

还生,还是生得很多。

还,仍然,还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柔肠断 一作:愁肠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

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

李煜前期作品中因各种原因,这种开篇直抒胸臆的不多,但中、后期作品中不少,想必是生活际遇之大变,作者的感情已如洪水注池、不泄不行罢。

“春半”有人释为春已过半,有理,但如释为相别半春,亦有据,两义并取也无不可。

接下二句承“触目”来,“砌下落梅如雪乱”突出一个“乱”字,既写出了主人公独立无语却又心乱如麻,也写出了触景伤情景如人意的独特感受,用生动的比喻把愁情说得明白如见。

“拂了一身还满”,前有“拂”字,显见有主人公克制定念的想法,但一个“满”字,却把主人公那种无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画得至真至实。

上片的画面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又动静结合的,直抒胸臆中见委婉含蓄,活泼喻象中透深沉凝重。

  他之所以久久地站在花下,是因为在思念远方的亲人。

“雁来”两句把思念具体化。

写出作者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

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

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

但他坚贞不屈。

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

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

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

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

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

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

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

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思念万分之情溢于言表,从而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

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

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

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 刘扬忠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35-137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冉(rǎn)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

秋光:秋天的时光。

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

这里指飘落的枯叶。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重阳:节日名。

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

魏晋以后,习俗为这一天登高游宴。

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

榭(xiè):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

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

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

茱(zhū)萸(yú):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

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香坠:装有香料的坠子。

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紫菊气飘庭户: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

笼:笼罩。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雝(yōng)雝:雝,同鈤,鸟的和鸣声。

咽寒声:咽,呜咽。

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

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

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

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

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

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内容,但是在这首词里,它的表现更为自然婉致。

李煜词多有以情见景的写法,但这首词他用的却是以景见情的方式。

整首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都是在营造氛围,只是到了最后才点明主旨。

这种写法铺垫充分、自然流畅,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这种笔法在写景抒情时当为借鉴。

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见景之嫌,所以整词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东风吹动春水,远山连接着落日,春天来了长期都很无聊。

落花一片狼藉,酒兴也逐渐衰减,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梦里一般。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春睡醒来,明明知道晚妆已零乱不整,但谁还会去整理梳妆?

时光易逝,朱颜易老而无人欣赏,黄昏时候只能独自倚靠着栏杆。

参考资料: 1、 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58-60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吹水:《乐府雅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中均作“临水”。

《阳春集》中“吹”下注云“别作‘临’。

”日衔山:日落到了山后。

衔,《花间集补》中误作“御”,包藏的意思。

是:《词谱》中作“自”。

长是闲:总是闲。

闲,无事,无聊。

落花:《阳春集》中作“林花”,注中云:“(林)别作‘落’。

”狼藉(jí):形容纵横散乱、乱七八糟的样子。

阑珊:衰落,将尽,残。

笙歌:合笙之歌。

笙,管乐器名,用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簧管制成,用口吹奏。

春睡觉:一作“佩声悄”。

佩,即环佩,古人衣带上佩带的饰物。

《墨子·辞过》中有句:“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

悄:声音低微。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晚妆残:天色已晚,晚妆因醉酒而不整。

残,零乱不整。

凭谁:《古今词统》《词谱》《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无人”。

《阳春集》注中所云:“别作‘凭谁’。

”整翠鬟:整理头发。

翠鬟,女子环形的发式,绿色的发髻。

翠,翡翠鸟,羽毛青绿色,尾短,捕食小鱼。

鬟,古代妇女的一种环形发髻。

《古今诗余醉》《醉翁琴趣外篇》中误作“环”。

留连光景:指珍惜时间。

留连,留恋而舍不得离开。

光景,时光。

惜:四印斋所刻词本《阳春集》中作“喜”。

其他本《阳春集》中均作“惜”。

朱颜:美好红润的容颜,这里指青春。

独倚阑:独自倚靠栏杆。

独,《古今词统》《花间集补》《草堂诗余》中均作“人”。

参考资料: 1、 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58-60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东风吹动春水,远山连接着落日,春天来了长期都很无聊。

落花一片狼藉,酒兴也逐渐衰减,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梦里一般。

吹水:《乐府雅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中均作“临水”。

《阳春集》中“吹”下注云“别作‘临’。

”日衔山:日落到了山后。

衔,《花间集补》中误作“御”,包藏的意思。

是:《词谱》中作“自”。

长是闲:总是闲。

闲,无事,无聊。

落花:《阳春集》中作“林花”,注中云:“(林)别作‘落’。

”狼藉(jí):形容纵横散乱、乱七八糟的样子。

阑珊:衰落,将尽,残。

笙歌:合笙之歌。

笙,管乐器名,用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簧管制成,用口吹奏。

春睡觉:一作“佩声悄”。

佩,即环佩,古人衣带上佩带的饰物。

《墨子·辞过》中有句:“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

悄:声音低微。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春睡醒来,明明知道晚妆已零乱不整,但谁还会去整理梳妆?

时光易逝,朱颜易老而无人欣赏,黄昏时候只能独自倚靠着栏杆。

晚妆残:天色已晚,晚妆因醉酒而不整。

残,零乱不整。

凭谁:《古今词统》《词谱》《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无人”。

《阳春集》注中所云:“别作‘凭谁’。

”整翠鬟:整理头发。

翠鬟,女子环形的发式,绿色的发髻。

翠,翡翠鸟,羽毛青绿色,尾短,捕食小鱼。

鬟,古代妇女的一种环形发髻。

《古今诗余醉》《醉翁琴趣外篇》中误作“环”。

留连光景:指珍惜时间。

留连,留恋而舍不得离开。

光景,时光。

惜:四印斋所刻词本《阳春集》中作“喜”。

其他本《阳春集》中均作“惜”。

朱颜:美好红润的容颜,这里指青春。

独倚阑:独自倚靠栏杆。

独,《古今词统》《花间集补》《草堂诗余》中均作“人”。

参考资料: 1、 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58-60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这是一首写女子伤春闺怨的词作。

首句“东风吹水”形象生动,但新意不强,与李煜同时代稍早些的冯延巳就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名句;

而“日衔山”则要好得多。

虽然“日衔山”与“青山欲衔半边日”意思相同,同样都是拟人化的手法,但“山衔日”有日升之意,多用于形容山极高之势;

而“日衔山”则寓日落之意,有夕阳斜照,余晖映山之感。

这里不仅点明了傍晚这一时间的概念,而且还暗从主人公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中渗透出“闲”的味道。

风吹水,日衔山,两个动词很精妙。

将风过水皱,日坠山巅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细腻,形象。

这本是每日都在发生的景象, 没有什么特别,女子却观察入微,并如此精准地表达出来,可见其“闲”。

因为闲,所以连这每日可见的景色也会细腻入微地观察,借此打发时间。

或许,她已经这样观察了一整个春天。

落花满地,酒意阑珊,这就是她每日生活的写照。

除了观景,醉酒,她没有别的事可做。

因此这闲不是悠闲,而是空虚寂寞的“闲”。

于是二句“春来常是闲”就有了更深的寓意。

女主人公不仅“闲”,而且“常是闲”自然就是一个寄生的形象了。

三、四两句是女主人公无聊生活的具体化、形象化,“落花狼藉”不仅是春景,而且是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现实的写照,所以说她醉生梦死其实是不过分的。

  下片写伤春:女子春睡醒来,明知晚妆已残,却懒得装扮,是因为爱人不在身边,青春无人欣赏。

开头三字另一版本为“佩声悄”,这是借物写人,说明女子醉意未消、懒动腰肢,自然有慵倦之意。

“晚妆残,凭谁整翠鬟”更说明女子无意梳妆、不饰仪容,只因春心无人解,自伤无人知,写出女子的伤春并非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

结末两句点明主旨,进一步渲染出女主人公感慨年华逝去,无奈空唤青春的情绪。

春光是美好的,朱颜也是,但若无人欣赏,再美也是枉然,其美也就失去了意义。

或者说,越是美好,就越是遗憾。

春光与朱颜,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

等到“一朝春尽红颜老”之时,再来欣赏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她在独自倚阑远眺,等待着爱人归来。

  全词由大处着眼,至小处落笔,喻象生动、自然,描写细腻、真实,艺术技巧纯熟。

但是全词哀愁太盛,有流于颓废之嫌,格调是不高的。

有人分析这首词是李煜的中期作品,表现了作者面对强敌、前途未卜时的抑郁颓丧心情,有一定道理。

但是就此说这首词中有对其弟李从善的不满及责备,恐怕有些言过其旨。

最好还是将其视为一首虚指较强的闺怨词。

参考资料: 1、 张玖青.李煜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第二版):58-60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参考资料: 1、 (南唐)李煜. 《李煜词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63-64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chóu)怅(chàng)暮烟垂。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落尽:凋谢之意。翻:翻飞。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别巷寂寥(liáo)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niǎo)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寂寥:冷冷清清。低迷:《古今词统》、《古今词话》、《历代诗余》等本中均作“凄迷”。低迷,模糊不清。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持:拿着。罗带:丝带。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南唐)李煜. 《李煜词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63-64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chóu)怅(chàng)暮烟垂。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落尽:凋谢之意。翻:翻飞。金粉:妇女装饰用的铅粉,这里借指蝴蝶的翅膀。子规:鸟名,即杜鹃鸟的别名。啼月:指子规在夜里啼叫。 别巷寂寥(liáo)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niǎo)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寂寥:冷冷清清。低迷:《古今词统》、《古今词话》、《历代诗余》等本中均作“凄迷”。低迷,模糊不清。闲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这里指香烟缭绕悠闲而缓慢上升的样子。凤凰儿:指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这里指饰有凤凰图形的或制成风凰形状的香炉。持:拿着。罗带:丝带。恨依依:形容愁恨绵绵不断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南唐)李煜. 《李煜词选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63-64

渔父(一名渔歌子)

作者: 李煜 朝代: 唐代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 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6789 共82条